越秀区洪桥街道客家群众聚集,排练山歌和舞蹈。每周五是洪桥客家山歌协会练舞的日子。排练是为了每个月12日的“山歌墟”。广州日报记者 冯昕 摄 |
时报讯 (记者 张玉琴) 昨日,记者从越秀区有关部门获悉,在越秀区洪桥街辖内的“山歌墟”已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向国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介绍,每月12日,是客家山歌的歌迷们举行歌唱集会的固定日子,他们称之为“山歌墟”,每到这一天,上千名来自广州各地,包括增城、番禺、从化,以及珠三角等地城市的客家山歌的“钢丝”们(比“粉丝”更高级别),就会扶老携幼甚至举家前来参加“山歌墟”,20多年风雨无阻。
“山歌墟”每月12日举行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小北路丹桂里17号的洪桥街文化站,只见屋内热闹非凡,十多名六七十岁的老人,按照男女间隔的位置排成两队,每人手持一顶竹帽,踩着拍子跳起客家舞。
原来,每周五是洪桥客家山歌协会练舞的日子。洪桥客家山歌协会会长罗振浩告诉记者,这些排练都是为了每个月12日的“山歌墟”而准备的。山歌协会将每周的周三及周日早上定为“练歌日”,每周五早上定为“练舞日”,每月的12日,则是展开“客家山歌擂台赛”的大日子。
12日原是发工资的日子
罗振浩告诉记者,客家人是在上世纪40年代左右来到广州的。当时,兴宁一带的布匹非常出名,几个来自兴宁的客家老板,在越秀山南约小北路一带的洪桥街、天香街、大石街、小石街等地开织布厂,或做蒸酒的生意,同时在家乡招了不少父老乡亲为他们打工。当这些工人在此立足后,又陆续吸引了其他乡里前来投靠,客家人群体不断壮大。而每个月的12日,是“出粮”(发工资)的大日子,客家工友们出了粮就会到越秀山喝茶,唱歌,聚会,交流来自家乡的信息。无形中,每月的12日成为大家定期上山唱歌的日子。
会员最小50岁
目前,客家山歌协会登记在册的成员已达170多人,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地道的客家人,但也有外省的。
罗振浩表示,目前最担忧的是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我们的会员全部是老年人,年纪最轻的也有五十岁。儿孙根本不会来唱山歌。”
客家山歌墟“钢丝”多
今年已过七十的余伯伯是“最佳唱手”之一,他自豪地告诉记者,由洪桥客家山歌协会撑起的“客家山歌墟”是全城最旺的“客家山歌墟”,每月12日都会吸引不少“钢丝”(比“粉丝”更高级别)一早到“客家山”等待。少则有三四百人,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上千人。除了广州本地外,还有不少增城、从化、太和、东莞等地来的客家人,打听越秀山的“山歌墟”在哪里。
“过去只是唱阿哥、阿妹的情歌,现在变得很有时代气息,我们会围绕两会、雪灾等,自己创作新歌表达感情。”罗振浩告诉记者,以前的客家山歌只有四句,而且规定要押韵,现在发展为完整的一首曲;表达形式也丰富了不少,由过去单一的唱山歌到现在的表演唱,甚至还加了舞蹈进去。
近日,洪桥客家山歌协会正在给洪桥客家山歌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经通过省的批准,正等待国家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