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3月23日电(周芙蓉、杨眉)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观测我们的星球 共创美好的未来”。贵州省气象局的几位专家建议,随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与气象变化的影响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政府在建设规划和决策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考虑气象因素。
政府决策 需要考虑气象因素
今年初,贵州发生的冰冻灾害导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气象专家们认为,电力、交通等部门在工程规划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气象因素。据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于俊伟介绍,贵州是全国凝冻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而且由于受地形地势等的影响,重灾区一般情况是在西北部和中部,而电力设施的设计标准基本上是统一的。“但这次的凝冻灾害主要是在东部,当地的电力设施承载能力弱,所以受到的损害格外严重。”
省气象局局长罗宁建议在灾后重建上要增强公路交通、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对低温、冰冻或凝冻等的抗御能力。例如,关于输电线路结冰承载力的设计问题,目前执行的是国家统一标准,未考虑到贵州冰密度大的问题。又如,高架桥桥体单薄,热容量(桥体自身储存的热量)小,加之因受风吹影响热量散失也快,桥面容易形成结冰。因此,今后在设计施工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输电线路设计可以针对贵州冰密度大的特点,考虑增大承载能力;桥梁设计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加厚桥面、安置保温或者融冰设备等。罗宁表示,作为气象部门服务来说,可以建成相关的气象要素监测预报预警网络体系,对影响公路交通、输电线路等的天气进行有效监测、准确预报,实时预警,便于有关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积极应对,“当然,这需要接受服务的单位或部门予以积极配合”。
农产品引种要进行气候论证 受地形、地貌影响,贵州气候复杂,纬度跨度从南亚热带到温带,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也造就了当地丰富多样的生物品种,成为大自然的基因库。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莫建国认为,在农业种植上要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布局。比如,作为贵州的经济支柱之一烤烟,随着企业在生产上由注重产量转到提高品质,全省通过进行烤烟气候区划,把烤烟生产集中到生态条件好的区域,现在已经把毕节、黔西南发展为主烟区,黔东南、黔南作为潜力区,而遵义则成为稳定区。
在农产品的引种上,莫建国建议要对新品种进行气候适应性论证,“我们曾把山东大蒜引种到铜仁地区,但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在当地的生长并不理想,结果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现在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气候资源的重要性,最近贵州一家生物药业公司就曾主动找到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请该所专家通过气象区划资料,为其寻找油橄榄的种植基地。据了解,油橄榄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原料,生长于地中海区域,目前国内对其需求量旺盛。“企业来请我们做基地选址分析,说明气候论证是很必要的,如果栽培成功就能节约原料成本,促进药业发展。”莫建国说。
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首席分析员徐永灵提醒,在引进农作物时不仅要考虑当地大的气候条件,还要考虑到局地小气候,“贵州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海拔从几百米一直到上千米,因此需要考虑高度差,有的相邻的乡镇气候条件就差别很大。”
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促进旅游开发 贵州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所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季,四季分明”。贵州在夏天是同纬度地区中气候条件最好的,湿度适宜,紫外线辐射小。贵阳在温度最高的7月份其平均温度只有24摄氏度,远远低于东部地区,所以赢得了“避暑之都”的美誉。
据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郑小波介绍,贵州丰富的降水有百分之六七十集中在晚上,夜雨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不影响市民白天的日常出行,另一方面还可以冲去空气中的尘埃,为白天提供良好质量的空气。贵州的雨季是在5月到8月下旬,这正好配合了避暑季节的需求。此外,当地主要生长的是常绿灌木和乔木,“所以到了冬季,贵州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同样适合旅游开发。”但郑小波同时也强调要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尤其是原生态的东西,不要过度开发。”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