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杨金山起了个大早,给自己的老伙计--欧豹800作了一次细致的全身大"体检"。
杨金山是山东省胶南市宝山镇向阳村人。2007年,在政府的财政补贴下,杨金山投资11万多元,买回了一台欧豹800,置办上小麦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旋耕机、铧式犁耕机等各种农用机具,并牵头成立了青岛向阳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如今已有会员18人。
当天,他就是应邀到相邻的金岭村去给几户农民耕地。
吃过早饭,杨金山首先来到金岭村北李从信的两亩地。随着机器的轰鸣,不见土层翻转,没有尘土飞扬,不到一个小时,瓷实了一冬的土地就变得软绵平整焕然一新。一旁的李从信乐得合不拢嘴:"旋耕好!要是用铧式犁耕机自己耕,再加上耙地,没有一天功夫根本下不来。"这话杨金山听得高兴。像李从信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旋耕:相比传统的铧式犁耕,旋耕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碎土性好,保墒性强,对土层结构破坏轻。
耕完李从信的两亩地,杨金山又开车来到一里外的刘在常的地里。这块地有三亩,也在村北。耕完这块地,还要转到村南,那里还有李从信的三亩地。金岭村顾名思义,土地都是岭地,并且大块地少,小块地多。这无疑给杨金山增加了不少成本。"耕地虽然是田间小事,但也得讲诚信,你不能因为费事儿不挣钱就不干!"别看杨金山一脸朴实,可话理一点儿也不歪。要是在平原,这样一台欧豹800,一天能耕30亩。而在这样的山岭地,频繁挪动地块儿,既耽误时间,又浪费柴油。
刘在常的三亩地耕完,已是中午十一点三十分。为了把一天的活儿早干完,杨金山决定把李从信村南的三亩地耕完再吃饭。这种情况像他这样的农机手早已习以为常。特别是夏收秋种时节,吃饭根本没有点儿。
下午一点二十八分,杨金山提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今天,他耕了8亩地,按50元/亩计算,毛收入400元。"其实这样干根本不挣钱。"杨金山说,"柴油很贵,物价又这么高,仅一把旋耕刀就比原来贵了一块钱。"
中午饭变成了"下午茶",吃过后,杨金山准备忙活儿点自己地里的活儿。虽然现在他的农业机械就像在"打零工",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就像他购买欧豹800的初衷一样,他认为机械耕种"前景好"。随着政府对农业机械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农民对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逐渐认可,他的欧豹800一定会"大展宏图"的。(人民网青岛3月24日电宋学春王文辉)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