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了。而剥夺君主权力的血腥与残酷过程,几乎贯穿了自国家建立以来的整个发展历程。最近的一次争斗,发生在尼泊尔。王室血案、王弟接任、议会争斗、王室权力减弱、财产多被没收,直至被剥夺特权。
邻国君主制的式微,落入了不丹王室的眼里。但这并不构成不丹现任和前任国王准备放弃权力的全部理由。与在血案后登基的尼泊尔国王不一样,他们因为给不丹民众带来了幸福生活而深受不丹国民爱戴。
不丹国王利用绝对的权威,处心积虑地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带领国家和国民走向君主立宪制。1998年,前任国王辛格宣布本人不再兼任政府首脑,将政府管理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1年,下令大臣委员会起草宪法;2005年,建议成立两个政党并建立两院议会制;2006年,辛格宣布将王位传给有同样理想的王储凯萨尔;2007年,不丹选举产生议会上院;昨天,不丹议会下院也由选举产生。民主制度下的新政府即将产生。为此,凯萨尔还利用国王的巨大影响力号召国民参加选举。
当舟行水上、风平浪静之时,不丹前后两位国王为何选择“弃权”?或因他们着眼的是“国民幸福指数”,以及这种幸福的安宁长远。辛格从1972年登基伊始,就强调民众的幸福感比物质建设更重要;应更关注国民幸福指数(GNH)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GNP)。
君主专制的存在,确实颇多变数。尼泊尔也曾有明君,但他在宫廷内乱被害后,即位的王弟刚愎自用,民众生活变得不那么“幸福”。辛格曾说:“今天你有一个好的国王,可是如果明天你有一个坏的国王,那怎么办?”辛格与凯萨尔这两代不丹国王,决心用民主制度终结将来因可能出现的“暴君”引致的混乱。
他们两人,都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君主,都是自律又达观的明君;更重要的是,他们可利用现有的威权,培育和督促君主立宪制与绝对君主制的顺利对接,往后议会可以弹劾国王甚至废止王室。以“国民幸福总值”为核心的“不丹模式”,就这样横空出世。
这样的选择,其实也是顺应时势的必然。全球君主权力的日益衰微和遭“架空”,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丹王室的“退步抽身”,可谓正当时——既顺应了潮流,又保留了王室的象征性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保全了不丹王室更长久的尊严与安全。
文/本报记者
赵夙岚、王希怡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