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3月25日电(记者王立武、蔡敏)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此间召开的“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介绍说,黄山和西递、宏村等中国世界遗产地善用“加减法则”,提供了在适度开发利用时保护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经验。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坐落在皖南小县——黟县境内,这里完整保存的西递、宏村等众多古村落及明清时期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古建筑,成为展示徽文化的“活化石”。
据介绍,在全面推进古村落整体保护中,西递、宏村古村落里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砍掉违法违章乱建建筑。对核心保护区内所有房屋建筑的维修,严格履行申请、勘察、方案和公示等9项程序,确保维修古建筑不破坏原有风貌。另一方面,对违法违章建设,一经发现,决不姑息。自2001年以来,已处理违章建筑80多户,面积1200多平方米,涉案人员还受到法律严厉查处。
与此同时,黟县规划建设增建了西递新区与宏村新区,满足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需求。并对白蚁危害严重的136幢古民居进行了科学防治;对空中的“三线”进行了地埋、内设、作隐蔽处理;对室内电线进行更新改造,配备消防栓和灭火器,消除各种消防安全隐患;对周围山体进行封山育林,提高了周边绿化覆盖率。
中国世界遗产资源丰富,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了包括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古典园林、古村落等在内的35处世界遗产地,世界遗产数量位居全世界第三。
事实上,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对世界遗产的严格保护和科学管理。
和西递、宏村一样,中国众多世界遗产地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区内做“加减法”。中国建设部去年底发布消息称,5年来拆除建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违规违章建筑就达140多万平方米,拆除违规宾馆、酒店、度假村等楼堂馆所2000多家,取缔违规商业摊点2.4万处。
黄山是中国的一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个世界著名的景区近年来采取了2个“加减法”。
其一是“山上用减法,山下用加法”,在景区外建成管委会综合办公楼,实现办公设施外迁,并将职工外迁居住,尽量减少山上建筑物的数量,尽可能地让游客观赏到一座原生态黄山,最终实现游客在黄山景区“山上游、山下住”的目标,让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其二是“数量用减法,质量用加法”。黄山注重生态、景点和旅游设施的质量,确保人工设施和周围的自然生态相协调,尽量减少游人可以看到的人工设施数量,垃圾池、标示牌、防护栏杆都与周围天然景致融为一体,不露痕迹。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认为,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是遗产地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价值所在,人们强加给自然的人工建筑和人工景观,也许在短时间会带来一定的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非但不能使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系统增添任何附加值,反而降低了其作为自然资本的价值。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