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夏杨、通讯员苏卫东报道: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广东就业率连年创新高。然而好形势下也有隐忧,昨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透露,高就业率掩盖了就业质量问题,诸如就业区域不平衡,供求双方满意度不高,自主创业毕业生比例偏低等。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2008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去年底,广东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68%。广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都在95%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就去年来说,除消化掉省内高校培养的24万毕业生外,还接收安排超过15万的省外高校毕业生。
然而,居安要思危!广东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指出,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不能让高就业率掩盖了矛盾。广东要从追求高就业率,转向追求高就业质量!
的确,审视近几年广东高校就业形势,就会发现,高就业率并存着一些隐忧。
在广东已就业的毕业生中,一个现象不容忽视:灵活就业人数连年大幅增加。所谓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去年广东选择灵活就业的本专科生共12.4万人,超过就业毕业生总数的55%。这反映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同时也暴露出存在隐性失业、“啃老族”现象越来越严重等问题。
同时,高就业率还掩盖着就业结构性矛盾。在广东,毕业生过度集中在珠三角就业。去年有54%已就业毕业生留在珠三角9城市。其中广州、佛山、深圳三大城市占就业者总数的1/3;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市就业的外地生源比例最高,均超过30%。这造成部分地区和行业人才过剩,而基层、贫困地区和个别行业人才难求。
高就业率还掩盖着低满意度。调查显示,不仅没找到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不满意,而且落实就业岗位的毕业生也有很多不满意,因为就业质量(包括薪酬、专业对口率、稳定性以及事业发展预期空间等)与他们的期望相去甚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同样有不满意的地方,如对大学生的实操技能、就业诚信、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普遍评价不高。
另外,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并存。自主创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方式,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近年来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一直很少,去年仅有564人,只占到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0.25%。而前年更少,仅357人。产生这一现象,高校的创业教育、政府的扶持政策等都需要有待反思和改进!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