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光华
精细双面竹编《兰闺雅集图》台屏
大型竹编《兰亭序》壁挂。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观卢光华独创的竹编书画艺术品《清明上河图》、《百马图》、《兰亭序》、《醉中八仙》等,无不为其精湛的技艺折服。卢光华采用南方天然竹材经手工制成竹丝,以纤细如发丝的竹丝为笔墨,将中国传统书画用竹编技艺表现出来。这些作品栩栩如生、立体感强,其精细效果和书画神韵相和,可与丝绸刺绣相媲美。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卢光华成为唯一的竹编艺术类大师,也是平面竹编界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草根”中崛起大师
没有谁与生俱来就带着“大师”的印记,大师曾经是工匠。卢光华毫不讳言自己的“出身”。他出生在浙江东阳市的竹编专业村——六石街道北后周村。
1968年,卢光华从东阳中学毕业后,成了一名民办教师。但是,卢光华爱上了一位地主的女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此举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清理”出教师队伍,回乡务农。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时代造成的“偏差”,无意中会在后来造就一位大师!
回乡后,卢光华决定学做篾匠,靠手艺吃饭。东阳是著名的竹编之乡,村里多的是篾匠,他东家看一会儿西家问一点,差不多把村上手艺较好的人家都学遍了。白天他种田,晚上就在土房里“练功”,学习剖篾分篾,贤惠的妻子则学起了编织。为了交纳一年12元的房租,卢光华和妻子曾用4天4夜的时间编出了12只小饭篮。半路出家的卢光华心灵手巧,不久“聪明的卢篾匠”的名气就传开了。后来村里成立了竹编副业社,卢光华被吸纳进去,一干就是4年。
“文革”后,卢光华恢复了教师工作。两年后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离职回村重新当一名篾匠。“我曾亲眼看见,出口一个集装箱的竹编提篮、锦盒却换不了多少美元。真正赚钱的是外商,他们把廉价的中国竹工艺品以高出原价数十倍的价格出售,这让我心不平、气难咽!”他要将原始的篾匠手艺,提升为高雅的竹编艺术,达成“点石成金”的意境。为此,卢光华整整干了8年机械又枯燥的剖篾、分篾。8年冷板凳坐下来的结果是,在以后进行竹编书画创作时,他能将一根碗口粗的竹子剖成近万根细若发丝的竹丝,最细的直径仅0.03毫米。
1987年,已届不惑之年的卢光华决定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实体。当他就此事征求妻子的意见时,患难与共的妻子只说了一句话:“毛竹筒子烧成灰了,竹节还是直直的。”在妻子支持下,卢光华创办了六石仿古工艺厂,后来又创办了光华竹艺精品有限公司。这一被称为“破釜沉舟”的举动,使卢光华最终从普通的工匠跃居为后来的中国竹工艺大师,最终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创竹编书画成一代宗师
“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人书画与竹编艺术完美结合,通过不断的开拓创新,为平面竹编艺术开创出一个崭新的门类。”这是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对卢光华做出的评价。评委们认为,卢光华从艺36年,痴于竹编,甘守寂寞,独创平面竹编书画艺术,厚积薄发,自1991年以来创作出平面竹编书画精品百余幅,获各类奖项;40余件作品被各博物馆和知名人士收藏,不愧为竹编书画的一代宗师。
如何在以立体竹编见长的东阳竹编中独树一帜?卢光华的心得是,不人云亦云,不步人后尘;自立门派,自成体系。1989年,卢光华开始实施他的“艺术出走”计划。“在东阳民间传统的竹帘、竹篮上,心灵手巧的篾匠们常会编织进福、禄、寿、喜等吉祥字眼,但是它们失之精细。”他决定用竹编表现整幅书法作品,将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兰亭序》用竹编艺术表现出来。经过努力,卢光华终于完成了这项前无古人的尝试。整件作品字里行间“游丝牵引,点画跳跃,变化多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顾方松、高而颐等认为“完全能代表中国竹编工艺和技术的崭新水平”。
就在卢光华被业界誉为在竹编书法上“独步天下”时,他向自己发起了新的挑战。从1998年到2001年,卢光华又用竹编艺术再现了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以大面积、特细丝、高工艺,完成了从竹编书法向竹编画作的挺进。这件作品体积巨大,用30余万根不足1毫米的超细竹丝编织而成。为此曾有人跟他开玩笑:“要完成这件作品,除非你得借助计算机手段,否则你的眼睛会瞎掉。”
《清明上河图》和《兰亭序》的相继完成,使卢光华博得了“给王羲之一个惊喜,给张择端一个意外”的赞誉,被称为“中国民间竹编艺术一绝”、“中国竹编书画第一家”。
卢光华完成了开创竹编书画艺术的构想,也形成了“细如丝、光如绸、薄如绢、透如纱、美如锦”的平面竹编工艺特色。来自乡间的“卢篾匠”,成为了首批中国竹工艺大师,他的《兰亭序》成了中国竹子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他的竹编艺术成为令人仰视的高标。
但是,这一系列作品使用的是双色平面竹编,黑白两色固然已经简单之至,但能不能采用更本真的单色编织?卢光华又开始了探索。2004年,他的本色竹丝双面竹编台屏《八骏图》第一次使书画竹编实现了凸凹双面的立体效果。这件作品画面似绸如缎,薄如绫绢,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转动画面,图案由浅到深,色彩不断变化,八骏时隐时现,时明时暗,呈现神奇的艺术效果。
就在许多人以为卢光华的竹编技艺已“登峰造极”之时,他却向精细竹编的极限进军了。他选用直径为1/40厘米的超精细染色竹丝,创作出了平面竹编“立体山水画”。这一创意从温州和扬州两地的织绵和发绣技艺中得到启发,第一次改斜纹编织为直纹编织,并边编织边染色,最终使作品达成了浓淡相宜的山水画泼墨效果,“在平面的竹编中实现了立体创新”。之后,卢光华又创作了大型竹编转立屏《唐寅山水画真迹》,将画中的岩石泼墨层次,山水的浓淡意境,树木枯湿的立体感,用不同的竹编手法表现出来。由于画面较长,而竹节长度有限,卢光华将作品分成四幅画面,组合装裱,并且转动画框,还能看出正、反编织效果。
“墨痕犹锁壁间尘”。卢光华用他的竹编艺术,“锁”住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锁”住了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锁”住了中国竹编发展历程中的一段华彩乐章。
痛感后继乏人
半生心志付竹编,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卢光华没有“山到绝顶我为峰”的踌躇满志,相反,他的危机感更重了。
早在几年前,卢光华就撰写了论文《辉煌下的忧虑——东阳竹编现状与思考》,反思东阳竹编后继乏人和无序竞争的局面。“一去不还惟少年。竹编从艺者的黄金期还是在青壮年,人老了眼神不济,以超细丝编织作品还得借助放大镜,这实在是一种无奈。”尽管他已经在竹乡安吉创办了竹编艺术培训班,但他想得更多的还是能在东阳接续竹编“香火”。他坦言,虽然艺术无疆界,但东阳竹编的原产地毕竟在东阳,“工艺美术界的权威人士认为,在全国竹编中,东阳竹编艺术是最好的,能获得这样的评价,不容易啊!更不容易的是它经过多年的式微沉寂后,近年来又重新崛起,且实现了立体、平面竹编双长。但是看着连个接班人都没有,感觉真是空落落的。”
今年59岁的卢光华认为,只有不断创新,竹编艺术才能不断发展。“我每年都要创新出5件以上的作品。虽然很累,但是,人们的审美需求无止境,艺术的发展更是无止境。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我希望能将自己的一生绝学,无保留地传授给有志于竹编艺术的年轻人,这是我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