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检察日报

假离婚逃义务:法律让你徒劳无功(图)

  法律规定了夫妻间共同的权利义务,利益共同享有,义务共同承担。于是,一些夫妻为了逃避应尽的法律义务,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在约定离婚仍同居生活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或到法院起诉后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将全部家庭财产归入一人名下,另一方则成为“空巢”,以无履行能力来对抗应尽义务。他们真能逃脱法律义务吗?过去,或许有人侥幸得逞,现在,随着立法的完善,法律将让他们徒劳无功。

  对离婚前的夫妻债务夫妻须连带偿还

  案例:2004年10月,余某向信用社贷款8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辆中巴车从事客运。
贷款到期后,经信用社多次催讨,余某偿还了部分本息。2007年11月,当信用社又一次向余某催讨时,余某告诉信用社工作人员,他已经与妻子协议离婚,中巴车变卖后折抵女儿的抚养费,债务由他来还,但他一文不名,实在无力偿还贷款。经过一番调查,信用社很快了解到,余某离婚后仍与妻子杨某居住在一起,余某是假离婚,真逃债。

  信用社马上采取措施,以余某和其前妻杨某为被告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二被告连带偿还贷款本息6万元,并申请诉讼保全,冻结了杨某的存款6万元。法院审理后,认为余某在信用社的贷款用于家庭经营,系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二被告共同偿还,遂判决支持了信用社的诉讼请求。

  点评:余某夫妇以为凭借假离婚能够逃脱债务的履行,其实这是对法律的曲解。《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据此不难看出,夫妻共同债务当由夫妻共同偿还,夫妻间对债务偿还的约定只对内发生效力,并不能对抗债权人,即便离婚,他们的连带偿还责任也不能免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也就是说,假离婚不但逃不了债务,协议承担债务的一方,还可能因此弄假成真,被对方抛弃,而“赔了夫人又折兵”或者“赔了老公又赔钱”。

  离婚了法院也可追加原配偶为被告

  案例:吕某2002年4月因无证驾驶无牌三轮车肇事,于2002年8月被法院判决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5.2万余元,但吕某一直拒不履行赔偿义务。

  2007年11月3日,法院接到举报后,立即组织干警将刚刚从外地返回的吕某逮个正着,谁知吕某拿出一份法院的调解书,称自己于2005年9月离婚后,只能靠“打工”为生,无力还债。

  法官后经调查发现,吕某虽与妻子王某分手,但债务系婚姻存续期间所欠,且吕某一直与王某同居,属规避法律的违法行为。王某现在承包两家饭店,经济收入可观。法院当即裁定追加王某为同案执行人,因吕某、王某仍拒不配合,法院依法搜查了二人住处,当场搜得现金及存折、首饰等财产。法院决定对二人各处1000元罚款,对吕某依法拘留十五天。后来,王某不得不将全部赔款及罚款交到了法院。

  点评:对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如果起诉时,未将夫妻双方列为共同被告,那么裁判结果当然只是由夫妻一方偿还。于是,一些夫妻为了逃避债务玩起了假离婚,让肩挑债务者“净身出户”,以此对抗法院的执行。他们真能如愿吗?

  司法实践中,对如此逃债的,方法有二:其一是根据债务人的申请,由法院执行机构追加债务人原配偶为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执行到位;其二是由债权人申请再审,将债务人原配偶列为被告,经过诉讼程序判其承担连带责任,再予以执行。不管是方法一,还是方法二,其结果都是将离婚配偶的财产捆绑在一起,用来偿还债务。

  假离婚也逃避不了赡养义务

  案例:60岁的王淑明老人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子女们均已成家另过,生活得也比较好。可是,几个孩子都不尽赡养义务。亲友多次劝说无效后,老人一纸诉状将子女们告上法庭。经法庭判决,其他三个子女都尽了赡养义务,就是王某置法律为儿戏,拒绝付给老人赡养费。为了逃避赡养义务,王某竟然使出假离婚的损招。2006年,他与妻子协议离婚,把房产及有价值的东西都给了妻子。离婚后,王某仍和妻子出双入对,同吃同住,以至于邻居们都不知道他们离婚了。

  王某自以为身无分文,法院奈何不了他。不料,法院不仅将他司法拘留,还将他妻子名下的存款扣划作赡养费。见假离婚没用,王某与妻子复了婚,并表示今后会自觉履行赡养义务。

  点评: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子女都应当全面履行赡养义务。子女经济状况是决定其赡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子女如果将他的财产全部无偿赠与他人,以合法的赠与形式来掩盖其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非法目的,那么,该赠与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离婚时,夫妻一方放弃对共同财产的请求,实质上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赠与,如果没有导致其义务不能履行,那么法律自然不会干涉,但如果借赠与之名,行逃义务之实,那么,该赠与行为就应归于无效。也就是说,假离婚逃不了赡养义务。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