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盗他人的汽车牌照后,向被害人索要400元,3月3日,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以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对被告人作出判决。这是江苏省泰州市司法实践中,首次以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罪名判处偷盗车牌的案件。
今年27岁的方刚是安徽省安庆市的一名农民。去年,方刚来江苏泰州打工,后因故被辞退。2007年7月初,他从媒体上看到有人撬盗牌照并敲诈车主的报道,认为找到了一条生财捷径。
2007年7月4日至11日,方刚在泰州市南园小区、京泰路街道许郑村等处,用螺丝刀撬盗汽车车牌照5副,并在被盗汽车上留下“要牌照打手机137”字迹。
先后有2名车主与之联系,并按其提供的邮政储蓄账户汇款400元,随后方刚将所窃车牌照返还给2名受害人。2007年7月16日,方刚故伎重演,再次作案时被当场抓获。
法院审理认为,车牌系国家机关所制发,具有国家权威性,主要用于证明车辆权属,与驾驶证等证件具有相似功能,符合国家机关证件的本质特征。被告人盗窃机动车车牌的行为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被告人方刚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目前,盗窃车牌行为在某些地区十分猖獗,有的犯罪分子甚至形成“撬、盗、讹”一条龙,犯罪嫌疑人大致采取这样的模式:撬盗被害人汽车牌照并当场留下写有取回牌照赎金联系方式,以及“报警烧车”等类似威胁性语言的纸条,然后坐等渔利。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与我们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
实践中,撬盗车牌讹诈车主的作案者自认为盗窃和敲诈的案值较低,达不到盗窃罪、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最多被处以治安拘留等行政处罚,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国家机关证件或印章的行为,所谓盗窃,即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被证件保管者、使用人、所有人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证件取走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机关证件,所谓“国家机关证件”意为国家机关或有关部门制作并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经历或其他有关事项的证明文件,如结婚证、工作证、学生证、驾驶证等,汽车牌照是由公交机关和交管局共同颁发的,属于国家机关证件范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曾经出台《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其中第七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牌证及机动车入户、过户、验证的有关证明文件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机关证件的外延涵盖了机动车牌照,故汽车牌照应属于国家机关证件,其可以作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至于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机关的证件而仍决意盗窃,过失不构成本罪。至于其动机可多种多样,或为了出卖谋利,或为了自用等等。不论动机如何,均不影响本罪成立。
法律界人士认为,此案法院以“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决,对于打击盗窃机动车辆牌照有极大震慑作用。为此,检察官忠告:汽车牌照偷不得,更讹不得。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