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京剧进课堂”如今却变“味”了
最初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孙萍
“京剧进课堂”提案让全国政协委员孙萍两次成为全国新闻焦点人物。
5年前,她执笔提出的《在青少年中加强京剧基础教育的建议案》,首次提出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增开京剧艺术选修课。
五年后,教育部根据她的提案,在10省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推广,全国反响强烈,而作为提案人,她却先喜---奔走呼吁5年的提案终于有果,后忧---“样板戏”太多,不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提案人觉得提案变了“味”,并开始提出反对意见,态度上的大转变让她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3月24日下午,晨报记者在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采访了这位“京剧进课堂”的最初建议者---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孙萍。
白底蓝色锦锻上衣,一口标准普通话,举手投足流露出京剧演员特有的气质,提起全国“两会”上关于“京剧进课堂”的讨论,孙萍依然心绪难平:京剧进课堂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而现在的15个选段中有9个“样板戏”,似乎背离了提案初衷。
不能眼看着京剧消亡
作为中央戏剧学院培养出来的第一批京剧专业大学生,孙萍对京剧有着特别的感情。
1989年她尝试着将京剧与国外的舞台剧、交响乐结合的形式推向世界,获得了成功,匈牙利总统还为她亲自颁发了“国民政章”。她认为,这种成功除了她创作的“京剧”有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伴奏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外国观众的认可和尊重。这决不是个人表演魅力的结果,“他们的鲜花和掌声是献给中国文化的”。
京剧在国外获得巨大成功,与国内京剧界惨淡经营形成鲜明对比。“这么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没理由看着它消亡!”
2003年,孙萍作为政协委员向全国两会递交了著名的“京剧进课堂”提案,开始为此奔走呼吁。
“文化长城说”打动领导
孙萍认为,提案成为现实得益于一次座谈。
去年7月,全国政协召开教科文卫会议,她在会上作了“用传统文化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报告,引起了相关领导人的注意。会后,国务委员陈至立专门将她留下长谈。
在长谈中,孙萍认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文化领域不设防,大量引进电影、图书等外国文化,直接导致了本民族文化受冲击,“英国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中国不会对世界产生威胁,因为他们只输出电视机,而不会输出里面的内容,这句话从某种意义指出了我们文化教育的软肋。”“中国要强大,除了军事、政治、经济要过硬外,还要有过硬的文化国防,否则,中国人就会失去自己的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必须从娃娃抓起。”
孙萍说,当时,陈至立听得很认真。“就是这次会谈,促成了有关部门在全国推广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孙萍清楚地记得,去年10月25日人民大学成立国剧研究中心时,陈至立向她发来贺信。
先试京剧再试地方戏
孙萍表示,她之所以提出“京剧进课堂”而不是“各地戏剧进课堂”,是因为“学习京剧是传承中华传统一个有效手段,而且南北皆宜”。京剧的内容经史子集中的内容无所不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你想,《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个唱段学会了,学生们自然就会问唱的是什么意思?老师就会告诉他们什么叫孝道;还有包公拼了乌纱帽,也要把驸马绳之以法,讲的就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孙萍不反对在推广京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地方戏曲。她认为,等京剧试验成功了,可以再推广到其他戏剧。
反对是因为“样板戏”太多
“入选的15个曲目中有9段是‘样板戏’,太多了。”孙萍说,这是她提出反对意见的主要原因,“京剧进课堂”目的应是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不是进行现代文化的教育。
“样板戏”是现代戏,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是特定时代的特殊产物,“你想想,小学生在演唱时,自然就要涉及到文革那段历史,怎么说都不太妥”。
孙萍认为,应淡化“样板戏”的成分,其所占比例以不超过五分之一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