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进行政府工作报告小组讨论,电影演员宋春丽与京剧名家于魁智参加文艺组小组讨论并相互交流。宋春丽为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演员。于魁智为中国京剧院一团团长。中新社发盛佳鹏 摄
“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传承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工作者,更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于魁智委员在两会上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老本行——京剧的发展。他对记者阐述自己的见解:“京剧乃至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但是绝对不可忽视对观众的培养,我认为这是传统文化发展目前最为重要和迫切的。
”
于魁智委员说:“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文艺工作者感到十分振奋。”对于其中“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论述,于魁智委员感触颇深。他说:“这也是我们文艺界委员这几天热议的话题。其实,京剧作为国粹,有许多优秀剧目说的是扬善抑恶,宣扬的是仁义礼智信,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和荣辱观都是融在其中的。京剧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看京剧学京剧,不仅仅是听唱腔看扮相学剧目,更是感受民族文化,体味民族精神。”
谈起京剧进课堂之事,于魁智委员表示,这是很好的开端,是令众多传统艺术工作者振奋的一件可喜之事。作为呼吁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多位政协委员之一,看到京剧进课堂终于走出了第一步,他说这是他多年企盼的,也是国家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战略举措。但于魁智委员认为这件事要稳步推进,他说:“艺术是要尊重人的,文化化人、艺术养人本来就是个长期渐进、熏陶浸润的过程。这么大一个工程,特别是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是需要慎之又慎的,需要进行反复研究,不断改进的。对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是个持久的长期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
“京剧发展要着眼于培养青年观众,培养青年观众就是培养京剧的未来。”于魁智委员恳切地说,“传统艺术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在保留住内核和本质的基础上,注入时代的气息、内容和精神,也唯有如此,才能留得住观众,争取更多青年观众。”(李韵肖一)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