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福建省公布了今年春季公务员笔试成绩,各个岗位的面试将于近期陆续开始。抓住考生急于抱“铁饭碗”的心理,越来越多的“公务员面试培训班”开始冒头。“强化班”、“网授班”……各种名目、各种收费的都有,甚至还出现了“包过班”,学费高达万元(《海峡都市报》)。
如此现象,绝非福建仅有。在百度搜索一下“公务员面试培训”的关键词,迅速跃出多达180多万条的。为了取得一个公务员的牢靠饭碗,如今社会上、尤其是大学里已经催生出一个特殊的族群———“考碗族”: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是“金碗”,直辖市、省级的是“银碗”,地市级的是“铜碗”,再不济的镇街道一级,也是“铁碗”。在这种“碗碗发烫”的现实情况下,一些以“培训”、“提高”等名目出现的“助考机构”,俨然已成一座含金量极高的富矿。
国家机关招录工作人员,原本是正常的招考行为,却派生出了“考碗族”、“万元培训班”这样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这不能不让公众产生许多忧虑和不安。
“万元培训班”的出现,一方面表明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内,“为何要当公务员”、“怎样当好公务员”的正面引导教育,已被“巧计取胜”、“妙招赢人”的简单功利欲望所占据。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管理部门,似乎对社会上一些鱼龙混杂、浑水摸鱼培训机构的危害性,缺乏清醒认识。
“万元培训班”的出现,在考生中还将导致这样的后果:考一个好饭碗的终极目的,可能已经远远胜于“做一个人民勤务员”的理想和抱负。
实际上,公务员考试非常强调平时的知识和能力积累。“万元培训班”的出现,不过是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想尽花招大发培训之财的手段。因此,与其让投机取巧者继续打着各种幌子蒙人敛财,并影响到公务员考试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倒不如尽早出台相关规定,杜绝“万元培训班”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