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泰国学生在重庆快乐地学习生活。
对于泰国也拉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四的学生来说,重庆在想象中很好,来了后发现现实比想象的更好。
一对一练习汉语口语
他们是重庆大学泰国勿洞市孔子学院的学生,3月1日来到重庆进行“汉语体验式学习”。“这次学习可谓"举班迁渝",全班40名学生全部报名,只有4名临时有急事参加不了。”重庆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江燕副院长介绍,当学校向也拉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学生发出邀请时,师生的热情让人感动,人数比预期多出一倍。为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校只好把他们分成A、B两个班,均称为“短期进修班”。
进修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学校为他们开设的课程却非常丰富,除了汉语阅读、汉语口语、汉语综合课等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了武术课、剪纸课、中国画、书法课。课余时间,重大文新学院的志愿者还与他们“结对子”,一对一地帮助他们练习口语。此外,游览大足石刻、参观三峡博物馆、重庆规划馆,在南滨路品尝美食也是重要的课程。玩耍中,老师还要测验学生的情景对话能力。
自称为广东人福建人
重庆处处皆景,学生随时都是摄影师。校园里竞相盛开的桃花、教育家陶行知的塑像、磁器口“大得让人害怕的麻花”、火锅里厚厚的几层辣椒……每一个镜头都美不胜收,手提电脑装不下,要到赛博数码城买移动硬盘。
很多时候,这班学生不愿表明自己是“外国留学生”。“我们说自己是广东人、福建人……”班长潘广金对着摄影记者的镜头,一本正经地问:“你看我的皮肤、头发、衣着,完全像中国学生吧?顶多普通话不太正宗,带一点儿南方口音……对吗?”
他这一说打开了其他人的话匣子,旁边的陈金平、石文忠、白杏芳讨论开了:“我的祖籍是福建泉州”,“我爷爷以前在广东惠州”。更有人表明心愿:“我的祖辈很久很久以前移民到泰国,现在家族里就我一个人会汉语。以后有机会,我还要代表他们回中国寻根。”
从外表看上去,很容易把他们当成中国学生。生活习惯上,他们也和中国学生一样,在食堂吃饭,地下商场砍价买衣服,路边音像店淘碟、网吧打游戏——这和他们在泰国的生活差不多。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3月29日,他们在参加完HSK(汉语等级考试)测试后返回泰国。“我们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泰国一名普通的汉语老师。我们会告诉学生,重庆很美。”
(据《重庆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