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弘船务副总经理室是一扇根本打不开的假门 |
听信虚假宣传,省内上百名务工人员在一家黑中介受骗 到国外挣大钱?黑中介大“忽悠”!
□首席记者路红记者李岩实习生贺倩文记者洪波图
核心提示
连日来,来自省内焦作、新乡、郑州等地的上百名务工人员蹲守在郑州二七路正弘大厦的郑州正弘船务有限公司内已20多天了,只为讨要中介费。
记者调查发现,郑州正弘船务有限公司(下称正弘船务)注册资金只有50万元,经营范围均为咨询类服务,但却“扯大旗作虎皮”,在正弘大厦租赁办公场所,移花接木印刷各种虚假宣传品,以月收入5000元甚至5万元的高薪为诱饵,通过各种渠道在全省发布出国务工广告。
寒心
蹲守多日讨中介费
“求求你们帮帮我吧,要不回这2万多中介费,我们一家是没法儿活了啊!”昨日上午,在郑州市二七路正弘大厦15楼正弘船务所在地,苦守了20多天仍未拿到钱的焦作女孩苏玉芳恸哭不止,陪同她的父亲也是老泪纵横。
据苏玉芳介绍,去年7月份,她与正弘船务签订了《船员培训安置合同》,准备赴新加坡务工。按照合同规定,苏玉芳向正弘船务交纳了培训安置费共2.5万元。经培训合格后,她的年薪可以达到4万~6万元人民币。可半年过去了,她在新乡接受2个月培训合格后,却迟迟不能按合同就业。
今年3月10日上午,苏玉芳再次来到正弘船务时发现,有30多人聚集在该公司,大家异口同声说被骗,要求公司退费。而该公司经理李民宪及会计张洪飞等几位主要负责人则避而不见,只在电话里对他们进行安慰。到后来,电话干脆无法接通。
来自焦作马村区的刘先生则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在当地的媒体看到了正弘船务“招收海员”的宣传广告,见一个月能挣5000~8000元,他动心了。担心受骗,他还和正弘船务在焦作的代理商一起来到郑州,交纳了2.5万元的中介费。之后,他被公司安排到新乡一家海运学校接受培训,并取得了一些所谓的资格证。可是培训完后,他在家左等右等不见出发通知,“到郑州来问,才发现上当了”。
见和他一起来的焦作的代理商也直呼受骗,刘先生只好选择住在正弘船务公司,等待有人出面解决问题。“就这两间房,每天都住几十个人,都是来要钱的。他们公司的人,都找不着了。”
据刘先生说,他们已经初步了解到,虽然公司法人叫张守堂,但实际负责人是会计张洪飞,他是张守堂的孙子。3月15日上午,张洪飞的女友侯代苗、弟弟张洪尚来正弘船务“打探消息”,被愤怒的众务工人员“软禁”在办公室套间内,“不找家人退钱别想出去。”
据悉,截至昨日上午,聚集在该公司的人员已经超过100人,分别来自省内新乡、焦作、郑州等地,他们吃住在正弘大厦15楼,睡在铺着报纸、纸箱、塑料的地板上,一天甚至只吃一顿饭,多数已蹲守超过20天。这些受骗群众先后向工商、劳动、公安等部门进行举报,此事最终被转至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经侦大队处理。
据了解,这批受骗的涉外务工人员人数超过100人。他们手中都持有与正弘船务签订的合同,主要的合同工种有船员、渔工、赴日研修生3种,每人交纳的中介费用都超过1万元,最多的交纳了2.6万元。
调查
虚假宣传荒唐可笑
正弘船务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是一时业务困难、资金周转不开还是蓄意骗人?他们为何能招收这么多的务工人员?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施展了骗术,但骗术并不十分高明。
——夸大公司“名头”
记者在位于正弘大厦15楼的正弘船务看到,其营业执照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17日,只有船舶管理信息咨询、船员管理咨询、海事咨询3项咨询类业务。郑州市工商局网站查询信息也显示,该公司名字是郑州正弘船务有限公司。
然而,记者却在该公司内的招牌、受骗人员手中印刷精美的多个版本的宣传单上看到,该公司拥有多个“名头”:河南正弘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正弘国际船务有限公司、河南正弘(集团)船务有限公司等。其宣传单上宣称,公司拥有重工业、房地产业、商务大厦、物流业等多家独立法人单位;多份宣传单上,正弘大厦的建筑、名字都印得格外突出。
“我想着,这公司连大楼都盖得起,还能骗俺的小钱?”不少受骗者这样告诉记者。他们说,他们看重并信任正弘船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误认为正弘公司拥有正弘大厦这一重要资产,实力雄厚。而据正弘大厦物业部门负责人介绍,正弘船务仅仅是租赁了大厦的两间写字间,月租金两三千元而已,除了租赁关系之外,并无任何产权、资产上的瓜葛。
——虚构照片,装扮门面在正弘船务的一份宣传单上,记者见到了一张宣称为公司董事长的张守堂的照片。他端坐在船上的豪华办公室、身着船长制服,扛着肩章。可仔细查看发现,这位董事长明显身子大、脑袋小,脖子处的拼接痕迹十分明显,“这绝对是电脑合成的照片,拼接出来的。”记者请教多位专业人士,他们异口同声。
而张洪尚接受采访时也称,他的爷爷张守堂今年73岁,是开封市封丘县陈岗乡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根本没出过海,更没当过船长。成立正弘船务,完全是张洪飞实际操作的,仅用了爷爷的身份证、名字而已。
——自造荣誉,蒙蔽客户在正弘船务办公室内接待区的醒目位置,悬挂了一块“授予河南正弘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度外派工作先进单位”的铜牌,落款为中国船舶管理协会,落款日期为2006年2月。
公司2007年3月才成立,2006年2月就取得了荣誉?该铜牌的内容实在滑稽。记者随后通过多种渠道查询中国船舶管理协会,一直未发现其存在。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则表示,他们根本没有评比、下发过此类荣誉,正弘船务与他们也不存在任何联系。
——高薪诱惑,引你上钩正弘船务的至少4个版本的宣称材料均称,其招收的涉外务工人员,要求低、薪水高。初中以上学历即可,一经录用,水手、机工月薪5000~8000元;三副、三管月薪10000~20000元;豪华油轮月工资8000~20000元;渔船年薪4万~7万元,以后根据自身能力晋升到船长后,月薪30000~50000元,且不含奖金及劳务费,还免交国家税款。
船员是否如此高薪?记者从多家正规涉外劳务中介公司获悉,无论是海员还是船员,根本拿不到正弘船务宣称的薪水数额,他们的宣传绝对是凭空捏造的。目前一般的人员出国,也只能做渔工一类的低端工作,每月不过三四百美元。
——没有资质,瞒天过海此外,据了解,目前企业要想经营涉外劳务输出业务,必须取得由劳动部门或者商务部门颁发的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经营许可证。记者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务输出服务处了解到,正弘船务未在劳动部门办理该许可证。省商务厅对外经济合作处也证实,正弘船务也未在商务部门办理手续。
而郑州市工商局二七分局注册登记科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从他们掌握的情况看,正弘船务属于典型的超范围经营。
进展
警方介入开始退费
“我们都是在劳动局看到的招工广告,还能上当?”来自豫北某县的维权代表靳小四认为,务工人员都很信任劳动部门,但如果其对代为发布的招工广告特别是涉外劳务输出广告不严格把关,很容易让他们上当受骗。
在正弘船务的办公室内,记者也找到了一本业务日记,上边清楚地记录了一位名叫“孙佳玉”的业务员,奔波在禹州、长葛、叶县、鹿邑等地,与当地劳动部门洽谈涉外劳务输出的过程,“收获颇丰,大多达成了共识”。
据了解,作为全国劳务输出第一大省,我省每年劳务输出人员高达1900万,仅2007年全省就通过劳务输出赚回1000亿元。然而,出国务工人员上当受骗的事件却不断发生。
昨天,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针对外派劳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个别企业违反国家及我省制定的劳务管理政策,在对外劳务经营活动中,利用虚假合同欺骗劳务人员、克扣及拖欠劳务人员工资、有约不履等现象时有发生,非法中介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3月9日省商务厅专门发出通知,在全省开展整顿对外劳务合作经营秩序专项活动。
广大务工人员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副总队长穆志军提醒广大务工人员,经由中介签订境外就业合同前,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资质,以免上当受骗。目前,全省具备境外就业资质的公司只有数十家,大家可以致电省劳动、商务等部门咨询、求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务输出服务处电话是0371-65508380,省商务厅对外经济合作处电话是0371-63576307。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仍留守在正弘船务办公地点的务工人员获知,郑州警方已召集正弘船务代表、务工人员代表进行了磋商。从3月31日下午开始,个别务工人员的中介费已开始清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