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废"从去年开始一直在涨,这是新闻纸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4月2日,华泰股份董秘许华村对记者表示。
许华村口中的“美废”指的是美国废纸,也就是国内新闻纸生产的主要原料。
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显示,作为国内新闻纸生产的龙头企业,仅在今年3月一个月时间,华泰新闻纸的出厂价便由5000元/吨上涨到5400元/吨左右,涨幅近10%。
而在去年,新闻纸的出厂价还曾一度保持在每吨4400元的水平。
然而,价格如此迅猛地增长,却并没有带给厂家多少喜悦:“事实上,我们的综合毛利率涨得不太大。”许华村说。
“美废”作祟 “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调新闻纸价格,但是幅度不大。今年1月开始,价格有了比较大的调整,而3月上调幅度最大。”华泰股份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
拉动新闻纸的价格一路上扬并决定其节奏快慢的,正是“美废”这只“有形之手”。
相关数据显示,美废8号的价格从2007年开始一路稳健上涨。2007年上半年,“美废”价格最低时还只有160美元/吨,下半年,美废8号7月份的180美元/吨上涨到12月份的240美元/吨,上涨了50%。截止到2008年1月底,美废8号的国内报价已达到250美元/吨。
华泰股份亦受制于成本压力。“今年1-2月,华泰进口的"美废"涨得尤其厉害,从年初的每吨220美元一下涨到240多美元,涨了20多美元!”上述华泰股份人士称。
国内的主要新闻纸厂商所用原材料基本上是美国废纸。许华村告诉记者,“美废”在华泰新闻纸总成本中的比例为60%-70%。正是迫于在成本中占有重要比例的“美废”的涨价压力,华泰做出了调价的举措。
“2008年年初,原材料上涨迅猛,厂里压力很大。”国内另一造纸业巨头晨鸣纸业(13.02,0.22,1.72%,吧)(000488。SZ)市场部一位人士也向记者坦言。与华泰一样,晨鸣从去年起就开始随之上调新闻纸的出厂价格。
而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企业对于新闻纸价格的大幅上调在2007年年底时就已经做出。因为一般来说,新闻纸销售都是以大单为主,而2008年的销售价格都是在去年签订新合同时就已经规定好的。
利害之辩 尽管成本上升,但华泰与晨鸣这些龙头企业的新闻纸产量并没有减少。但一批中小型企业却因为原材料的涨价、利润空间缩小而纷纷减产。
银河证券行业分析师叶云燕指出,由于原材料供应不足和价格的急剧上升,部分厂商新闻纸业务不得不停产或转产,例如广纸和河北泛亚在2008年都处于停产状态,市场有效供给因而大幅下降。
各大报社为奥运会提前准备库存,也导致了新闻纸短期内需求激增。市场需求在短期内忽然放大,大大增加了新闻纸厂商的议价能力。在叶云燕看来,这是推动新闻纸涨价的另一因素。
不过,华泰股份与晨鸣纸业的人士均向记者表示,在目前新闻纸涨价的两大因素中,原材料价格上升的作用远远大于供需关系的改变。
对新闻纸生产企业另一个利好,是人民币的升值。有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人民币升值1%,可使新闻纸生产成本下降0.5%。以华泰股份为例,如果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人民币升值1%,可使得华泰股份的净利润上升1.8%。
但是在原材料上涨、产品价格上调以及人民币升值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华泰这样的企业的利润究竟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据许华村称,华泰新闻纸价格的上调,并未使其综合毛利率上涨多少。而晨鸣市场部的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目前企业利润空间并不大,“在涨价之后,利润应该和以前差不多”。
“人民币升值肯定是利好。”上述华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公司对于这几种情况的作用影响没有做过具体的测算,但他个人认为,原材料的涨价作用力应该远远高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从年报上看,我们新闻纸的毛利率一直在下滑”。
据华泰股份2006年年报显示,其新闻纸销售额同比增加52.73%,成本则同比增加69.56%。在这样的情况下,其新闻纸利润率却减少了7.15个百分点,为24.78%。
2007年,这种趋势进一步持续。据2007年年报,华泰新闻纸销售额再次增长45.34%,而成本则增长59.34%,利润率进一步下滑至19.09%。
华泰新闻纸的成本在业内处于最低水平,华泰股份尚且如此,其他新闻纸厂商可想而知。
国泰君安分析师王峰认为,通过对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国内新闻纸生产企业仍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在他看来,对新闻纸生产企业来说,虽然终端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覆盖成本的上涨,也有助于毛利水平的改善,但要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在短期内困难较大。(中国经济网/21世纪经济报道杨颢)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