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文魁接受本报采访。
我国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呈现出转轨趋势,我们该如何推进并迎接这一转向的到来?本报日前就此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
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问:国家重视科技这么多年了,中国创新资源这么多,中国的自主创新还是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自主创新的滞后局面?
张文魁:“中国制造”的自主创新需要寻求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破除其自身无法逾越的外部环境屏障。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中国的创新政策要从整个体系上进行转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使创新成为一股催生和创造财富的重要力量。
问:您认为还有什么因素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中国的创新进程?
张文魁:实际上我们发现,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中国现有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的,打上了很强的计划经济烙印,与市场经济的需求不相符合。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改革最慢的部门是哪些?是教科文卫,其中就有科研。
在“两弹一星”背景下,中国建立起了一个国家创新体系,我们把它叫做“创新供给促进政策”。这种体系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计划,如《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旨在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研制开发相关产品。
这样就导致我们过去的创新体系是个“闭循环”。就是,研发项目一直沿着“立项目—要资金—出成果—搞鉴定—评奖项—调职称—立新项”的封闭路径,无法与市场接轨,导致研发与市场“两张皮”,浪费了大量的创新资源。
这就要靠一种与“创新供给促进政策”相对的、更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创新体系来改变,这就是“创新需求鼓励政策”。最近我们一直在呼吁这个。
采取措施鼓励购买创新产品
问:“创新需求鼓励政策”,具体是怎样的一种政策模式?
张文魁:这种创新体系,主要是政府通过直接补贴、税收优惠、价格优惠等措施鼓励用户购买创新产品,通过强制性标准和倾向性措施引导民众使用创新产品,或者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购买创新产品。毕竟,建立在技术研发基础上的创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由于生产规模小、研发费用分摊大,甚至生产工艺还不太成熟,加上社会化的生产配套体系没有形成,生产成本高从而销售价格往往比较高,需求会受到一定抑制。
引入创新需要鼓励政策
问:国外的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张文魁:在过去,发达国家曾经也以供给促进政策为主,但是,十几年来,国外越来越重视创新需求鼓励政策,创新供给促进政策退居其次。
通过创新需求鼓励,如税收优惠、区别性价格、直接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以及标准设定和倾向性措施,一些国家各自形成了具有创新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像美国的国防工业、韩国的微电子工业、德国等欧盟国家的节能和环保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与它们的需求鼓励政策是分不开的。
问:看来这样的政策模式在国际上已是大势所趋,中国目前有没有迈出相应的步子?
张文魁:应该说中国已经开始引入创新需求鼓励政策了。你看国务院颁布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就明确规定,要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国家税务总局也表示,将对混合动力汽车自主创新产品等产品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