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摘把爱心植黄土
——甘肃省东乡县慈善扶贫侧记
本刊记者 徐乐俊
爱涌生命之源
“陇中苦瘠甲天下,东乡苦瘠甲陇中。
汽车在海拔2500多米的黄土高原上行驶,眼前是一道道光秃秃的梁峁、一条条干巴巴的沟壑。望着山上四处散落的人家,江南生长的我无法想象这里的人们如何生存。“很多来这里考察的慈善组织都说,这地方不适合人生存。”甘肃省慈善总会的同志介绍。
对东乡的生存威胁最大的,是干旱。据介绍,东乡是甘肃最干旱地区之一,干旱年份降水量不足100mm,且集中在7—9月份。为了生存,人们世代相传打水窖储水。他们在庭院里挖一口葫芦型的地窖,用当地一种粘性很高的红土糊在窖底和四壁,天下雨时,水窖就蓄上雨水以备日用。但是,水窖储量有限,而且渗漏厉害,蓄满一次水只能用上三、四个月。
于是,在干旱的年份,或者不幸赶上家里水窖坍塌的时候,拉水成了村民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村民们的讲述中,我能想象到,天一亮,拉水的队伍就出发了,或肩挑,或用驴驮,穿过山沟,踏上山梁,一直走到几十里以外的地方。一条狭窄的山路,承载着沉重的足迹,铁皮桶单调的碰撞声,是多年来唯一的节奏。
村民苦涩的讲述中,难掩一份欣喜与庆幸,因为一种新式水窖让他们已经告别了这种取水的艰难。
时间回到1995年。甘肃省遭遇60年来的最大干旱,全省300多万人受灾。面对严重旱灾,省政府实施“雨水集流工程”,组织有关技术单位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集雨技术,推广新式混凝土水窖。新式水窖通过改进建筑技术和增加配套设施——集雨场,极大地提高了集水和储水效率。过去黄土面集流效率只有5%~8%,而改进后的混凝土集流面集流效率高达70%;过去老百姓自己打的黄土窖一般只能储水10立方米,而且渗漏厉害、容易坍塌,而改进后的一眼混凝土水窖可储水30~40立方米,能供一个5口之家饮用10个月。
但对大多数贫困的东乡人来说,家有一眼新式水窖只是一个梦想。采访时我了解到,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才1023元,而在十年前打一眼新式水窖光买材料就要600多元钱,大部分的村民根本掏不出这笔钱。
最开始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是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1999年7月,在甘肃省慈善总会的推荐下,慈济会通过考察,决定在当地开展资助贫困家庭打窖抗旱的集雨工程。当年7月,第一期工程启动,在高山、北岭两个乡资助434户农民,每户资助800元现金,受助人自己投劳。在确定区域和数量后,慈济会通过县民政局和乡镇政府确定具体受资助的家庭,再与县民政局签定协议,由他们负责每家每户的工程实施和技术指导,最后慈济会和省慈善总会一起验收。
慈济会的善举感动了当地政府,他们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更受感动的还有当地群众,他们满怀感恩与热情投入到集雨工程中,使首期工程得以圆满顺利完成。之后,慈济会不断扩大救助范围,截至2007年集雨工程一共实施了10期,累计修建水窖6133眼。大树乡大树村包文成是第8期集雨工程的受益者,他们家于2005年7月受助修建了新水窖。说起修了水窖后这3年来生活的变化,这位汉子仍然感动得难以成言。修新水窖之前,他被干旱死死缠住,每二三日就得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取水,耽误时间不说,他还因此被栓得离不了家,即使农闲季节想出去打工也不敢出门。如今窖里有水了,人也轻松了,离家三五个月也不成问题了。
东乡严重缺水以及慈济会集雨工程顺利实施的情况引起社会慈善组织的广泛关注,通过甘肃省慈善协会的牵线搭桥,2000年以来,先后有世界宣明会、美国视博恩公司、英国国际咨询与资源企业等慈善组织在东乡开展了资助修建水窖项目,共计援建水窖3000多眼。
万眼水窖给东乡人带来了对生活更美好的遐想。每当喜雨降落流进一眼眼集雨水窖,东乡人都会念起这些慈善工程的背后默默给他们送来爱心的人们,其实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那些人是谁,身在何方,但施爱与感恩的心,总是能在一起的。
爱生希望之光
“我们东乡现在吃水的困难基本解决了,剩下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问题!”穆涛说。穆涛,一个自学成材由普通工人成长为县团委副书记的东乡族姑娘,2003年23岁时成为第十届全国人大甘肃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代表。在那届人大代表任期内,穆涛一直在呼吁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
穆涛告诉大家,在她们家乡,太多太多的成人没有知识文化。而孩子呢,由于人们居住分散,学校又少,有些村甚至没有学校,小孩上学得翻山越岭走到一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七八岁的小孩,山大沟深家长不放心,加之经济困难,很多小孩上不了学。
免古池乡马场村,就曾经是这么个村。采访时当地人告诉我,在马场恩溢小学建立之前,离这里最近的学校在县城。县城,在十多里以外的地方,站在高坡上望去,见到的只是一道道梁峁和沟壑,漫漫古道上,还有千年的风沙。
那个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在东乡支教的美国青年丁大卫,联系到了广东恩溢教育集团和英国国际咨询与资源企业的38万资助,于2000年建起了马场小学。由教育局配备师资,当年10月学校开学了,周围7个村子一百多个小孩来此上学。如果没有这所学校,其中的几十名小孩将永远不会有上学的机会。
在马场小学,我看到了米黄色的二层教学楼,看到了满校园欢蹦乱跳的孩子。咨询与资源企业的负责人介绍,最初这只是个只有一到三年级的教学点,学生的学杂费全由他们资助;2005年他们追加投资将它扩建成六年制完小,当时政府已免除学杂费,他们便把资助改成了学生的校服。
在马场小学建立的前后,还有其他慈善机构也已开始牵手东乡的教育事业。
从1999年开始,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DFID)给临夏回族自治州包括东乡在内的四个最贫困县提供为期5年的资助,帮助那些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上学。该项目的实施,使东乡每年有3千多名学生得助学金。原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也在东乡爱心助学的光荣榜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通过市长协会对东乡县达成的“手拉手扶贫助学”活动,2003年张百发为东乡县龙泉乡中心小学捐资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台湾慈济会、世界宣明会、美国视博恩公司等慈善机构也在东乡援建爱心学校。李牙小学、东塬乡牙胡家恩溢小学、包岭恩溢小学、春台乡祁牙小学、车家湾乡水家小学和董岭乡三岭村小学等14所学校相继建成,近千名学生能够免去长途跋涉之苦就近入学,上百名学生由此才实现了上学梦想。学校开学时,许多家长激动流泪,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背上了书包,就有了彻底改变命运的希望。
我们还去采访了另一个学校,叫坪庄小学。校园里有一座三层的新楼房还没使用。校长告诉我们,那是一个国际慈善组织给坪庄小学援助扩建的初中部,乡里准备配备师资,下个学期就要开学了,能满足本校“小升初”的需要。满校园欢蹦乱跳的孩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下学期就会坐进中学的教室里。那些已经毕业的孩子没赶上,也许他们会嫉妒,但他们应该高兴,因为他们的弟弟妹妹,他们的孩子,从此都有了机会。后来的人,理应有更好的生活。
爱筑成长之基
扶贫的关键在于扶持经济发展。当爱心学校不断建成,孩子们无学可上的难题得到解决,却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有学不上。因为贫穷。
有一个慈善组织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很早就开始进行经济开发,那就是 “英国国际咨询与资源企业”。
咨询与资源企业的工作主要由其驻兰州办事处的负责人林来燕来主持。林来燕,一个新加坡女孩,曾留学澳大利亚,毕业后曾担任一家知名国际企业高管。一次偶然的机会见识到东乡的贫苦后,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来到这苦瘠的黄土高原一心一意从事慈善事业。
3月中旬记者在她的农场见到到她,高筒的胶鞋、裤腿上的泥土、以及被晒黑的皮肤,无一能与她来到东乡之前的经历联系起来。
林来燕于1999年来到东乡。那一年,经甘肃省慈善总会牵线,英国国际咨询与资源企业决定到东乡开展扶贫开发项目。作为该慈善机构负责中国方面事务的首席代表,她被派到东乡考察。林来燕还清楚地记得,在东乡县的马场村她看到了让他作出重大选择的一幕:在零下5、6度的寒风中,一个7、8岁的男孩光着脚丫,穿着单薄的衣服,行走在这个寒冷大山之巅,看着这个男孩当时的情景,林来燕流泪了。她回忆说,那时候从心底里冒出一个信念:哪怕搭上生命,也要帮助这些人做些什么。回新加坡后,林来燕辞掉工作,再来到东乡慈善扶贫。
至今,林来燕已经在东乡九年了,每年只在圣诞节期间才回新加坡与父母小住一阵。她不但在东乡吃苦受累,而且还耽误着自己的爱情与婚姻,以致现在还是孤身一人。九年来,林来燕为东乡做的善事很多很多,而最重要的一件却多少让人感到意外:种土豆。
虽然刚开始时,他们也像其他的慈善组织一样募集善款资助贫困农民打水窖,但企业确定的长远计划是帮助当地发展经济,而不是直接资助。
东乡干旱缺水,耕地多为山地斜坡,土豆一直是种植最多的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近30万亩。但传统的耕作模式和严重的品种退化使东乡土豆个头小,产量低,亩产只有1000公斤左右。林来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帮助当地农民引进优良土豆品种,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最初的工作是艰难的。2002年冬天,她辛辛苦苦跑到省农科院请教专家,买来了最适合东乡土质和气候的土豆种,可当她要免费送人的时候却没人要。对这么一个外国来的洋女孩,村民即使不怀疑她的动机,也不敢相信他的技术。庆幸的是,2000年援建马场小学并资助贫困学生的过程中,她与学生、家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信任。于是在2003年,她在这些家庭中选择了13家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良种土豆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2000多公斤,最大的土豆重达1公斤,这让种了几十年土豆的农民大跌眼镜。
试种土豆的成功离不开另一个外国人,唐纳德•福布斯(DONALD FORBES),英国国际咨询与资源企业的董事,一个致力于慈善扶贫工作的澳大利亚老头。
见到老头的时候,他刚从地里回来,正在做中饭:用中国菜刀往西式面包片上抹黄油。
出生于新西兰的唐纳德10起开始帮助父亲在农场干活,大学期间学的也是农业种植专业,对作物种植和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2003年试种土豆的时候,他一直呆在东乡提供技术指导。
2003年试种成功使得良种土豆的推广容易了很多,见到好处的村民纷纷要求改种他们的品种。他们的成功也引起了县农业局的主动合作,局里给他们提供了办公用房,并在附近给他们解决了几十亩实验地。唐纳德要成立自己培植室,开展自己的种子研究,县农业局帮助解决实验用房用地,并派出技术人员协助研究。他们之间还建立了一种推广良种土豆的合作模式:农业局通过各方协调,规划出培种基地的范围,基地范围内的农户再与唐、林合作,唐、林免费提供土豆种和技术指导,农户提供劳力,土豆收获之后全部由县农业局用专门款项收购,再将土豆种免费发放给全县各乡农民。
为了搞好育种基地,林来燕、唐纳德投资2000多万元,帮农户建了优质大棚,建设了先进的灌溉设备,还购买的大型耕种机械。由于品种好,耕种管理得法,基地上的土豆尤能获得丰收,最好的亩产竟然超过4000公斤。进入育种基地的农户尝到越来越多的甜头,基地范围一再扩大,已由最初的几十亩扩大到2008年的800亩。与农业局合作的推广模式也获得惊人的成功,全县种植良种土豆的面积逐年成几何级增长,2004年7550亩,2005年5万亩,2006年8万亩,2007年19.6万亩,2008年预计达到25万亩。保守估计,每亩增收300元计算,这是一笔多庞大的数字。东乡县农业局办公室的祁主任说,咨询与资源企业对东乡的贡献之大一时难以估量。
但林来燕、唐纳德给东乡人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这些。至少还有思想观念上的影响,尽管那是潜移默化的,难以察觉的。
唐纳德还记得,第一年试种土豆之后,他们出钱收购了土豆种,再去免费发给更多的农户,但有农户不要,原因仅仅是因为土豆种来自与自己不睦的邻居。唐纳德觉得不可思议。尽管与当地人语言不通,每一句话都需要林来燕翻译,但唐纳德用无声的语言、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改变他们,告诉他们要协作、要信任。这几年,由于大型机械的使用,基地上的农户在下种和收获时有了更多的集体协作。看到农民们放弃斤斤计较,在地里争先恐后、奋不顾身地干活时,唐纳德倍感欣慰:“我要他们知道,当我们在共事的时候,我们是捆在一起的。”
还有更让唐纳德感到欣慰的事情。有一次,村里有个老人死了,唐纳德对一起干活的几个村民开玩笑,说他想回家了,如果他死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村民很认真地告诉我:‘如果你真死了,我们会把你同我们的亲人葬在一起,并且每年都给你上坟’”, 唐纳德说,“我非常感动,这里的工作我一定会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