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校园即将被高楼严密包围。图中画圈处即为王市长批评的板式大楼。 记者 杨帆 摄 |
本报讯 位于沙坪坝区的市第八中学校后门处一栋板式大楼,日前被王鸿举市长批评为城市建设的一大“败笔”。
记者昨日前往调查时发现,在这栋“败笔楼”建成不到3年,其紧邻北边的位置又在修建一栋更高的主楼及裙楼,把八中的东边和北边围得严严实实。
所谓板式楼,又称条式楼,是指建筑平面外廓基本成矩形,其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2的建筑,一般有多个单元,特点是进深小、面宽大。
3月25日,王鸿举率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沙坪坝区调研危旧房情况时,就注意到了八中后门这栋“打眼”的建筑。
“像小龙坎转盘处、八中旁边的那一栋板式大楼,无论是摆放位置,还是建筑形态;无论是与周围环境,还是与视野和空气的通透,都显得极不协调,是一个败笔。在知识分子众多的地方,高楼如此密集,把人家的视线遮挡了。这是谁批的,应该写检讨。”王鸿举提醒与会者,对于类似问题,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控制时一定要严把关口。
记者昨日在现场调查发现,就在这栋板式大楼北边,围绕八中一线,两栋新楼盘的地基已施工完毕,正在浇筑混凝土。“明年下半年这两栋楼即可交房。”这家楼盘的置业顾问称。
置业顾问介绍,两栋楼中,主楼高32楼,靠近小新街还有一栋裙楼,与现有的板式大楼刚好平行,有15层。三栋楼都是同一开发商修的。记者发现,除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外,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手续一一挂在墙上。
八中副校长曹勇介绍,该校四周土地的产权过去都是学校的,后来无偿划到了房管部门名下。“上一栋板式大楼修好后,完全把学校内的视野空间挡住了。现在正在建设的两栋楼,学校由于没有任何产权,根本无法控制。”
记者随后采访了沙坪坝区规划分局,该局有关人士表示,“这不是个案,整个小龙坎地区两边的建筑都是如此。更何况,这不是靠规划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记者 陈林 实习生 张运骄)
晚报时评
城建规划拒绝“败笔”
八中后门的板式大楼之所以被王市长痛批为城建败笔,与规划部门此前没有精益求精地设计,没有把握好城建规划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有关。但沙坪坝区规划分局对此的回复让人大跌眼镜,一句“这不是靠规划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仿佛满含委屈。
无独有偶,近期与“败笔楼”相关的,还有一条“短命楼”新闻——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的一幢高达98米,设计年限至少100年的大楼,只存在了7年就将拆除,创下“短命楼”的新纪录。而在一年多前,设计年限100年、67米高的“西湖第一高楼”,只使用了13年就被爆破拆除了。
其实,不论“败笔楼”还是“短命楼”,矛头都指向一处——当初建楼时,规划部门干什么去了?
王市长日前在危旧房改造动员大会上指出,城市建设的第一要务是规划。城市规划关系到一个城市科学、合理的布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规划应当具有科学性、前瞻性,能够传承城市的文化脉络,做到传统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结合,既继承历史又有创新精神,充分体现城市特点和公众愿景。
当前主城区正在进行的危旧房改造工程,既是市委、市政府今年重点推进的五件大事之一,也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只有包括规划部门在内的政府各级部门,在危旧房改造工程中努力完善改造区的功能规划,把握好规划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才能避免“败笔楼”甚至“短命楼”的现象反复发生;只有在规划中努力突出文化特色的挖掘和保护,达到“减量、增绿、留白、整容”的目标,“城市建设的第一要务是规划”这句话,才不至于仅仅是一句口号。(马京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