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4月7日拍摄的旧金山城区的一条林荫大道。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将于9日在旧金山举行。 新华社记者侯俊摄
新华网专稿:英国《经济学家》周刊3月27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帝国反击———评《第二世界:新世界秩序下的帝国和影响力》和《历史的回归与梦想的终结》”。文章说,帕拉格·康纳的《第二世界》和罗伯特·卡根的《历史的回归与梦想的终结》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了对世界秩序和大国影响力的看法,认为美国、中国和欧盟三“帝国”主宰当今世界。
文章摘要如下。
从表面上看,这两本书的主题毫无二致:由于亚洲经济实力增长,加之全世界在伊拉克战争后对美国感到不满,地缘政治领域呈现出重要的趋势。然而,这两本书的差异又显而易见。帕拉格·康纳的《第二世界》是一部深奥难懂的长篇论著。他得出了一个简要(而且简单化)的结论:当前支配世界的是美国、中国和欧盟这三个帝国。罗伯特·卡根的《历史的回归与梦想的终结》则简短易懂,认为世界比以往错综复杂了许多。相比之下,卡根的作品略胜一筹。
康纳: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发现美国、中国和欧盟施加的影响 不过,康纳的书以内容广泛和气势恢宏见长。作为新美国基金会的学者,康纳从阿诺德·汤因比50年前写就的《从西方到东方:环球游记》中汲取灵感,决定动身远行。他游历了50多个国家,其中大多属于他所谓的“第二世界”。也就是说,这些国家介于富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和最贫穷的非洲国家之间。他在旅行中前往乌克兰、土耳其、巴尔干和高加索地区;前往中亚的“斯坦国家”和中国的边陲;前往拉美、中东和东亚。
他在这本大部头作品中花费大量篇幅描述了自己探访的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作为随笔集,该书的内容相当广泛,但就每篇随笔而言却非常平庸:描写不够生动,分析不够深刻,古怪看法和错误观点随处可见。例如,书中说土耳其的反美情绪有所加剧(这是事实),对欧盟的好感则显著增加。由于加入欧盟的谈判缺乏进展,土耳其感到非常沮丧,所以上述陈述是不准确的。康纳认为,日本受到中国的“吸引”。他的这种看法只基于贸易和投资数据而缺少其他证据,其实大多数证据支持的是相反的观点。中国当然不会对日本感到放心。作为欧洲的全球影响力的佐证,他说《金融时报》的发行量超过了《纽约时报》,其实《金融时报》的总销量不到《纽约时报》的一半,而且有2/3是在欧洲大陆发行的。
康纳在所有旅行中归纳的共同点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发现三股外部力量(美国、中国和欧盟)施加的影响。他认为,世界的未来将由这三个“帝国”决定。在这三个帝国当中,中国正在崛起,但前途未卜;美国正在衰落,缺乏竞争力,傲慢自大;欧盟比较可取,比较灵活,比许多骄傲的欧洲人料想得更为强大。人们或许认为印度、俄罗斯或巴西也有可能成为强国,康纳则认为它们只能居于落后位置。在关于中国的章节的结尾处,他用大约500字讲述了印度的情况。他认为该国缺乏秩序,不值得重视。他宣称,即使印度崛起,也只能是按照中国的方式崛起。
卡根:历史的回归与梦想的终结 在酝酿《历史的回归与梦想的终结》一书时,卡根也许根本没有离开过书房。这本书只有100多页,字很大,行距也很宽。不过,康纳的书沉闷肤浅,他的书则奥博而深刻。他指出,冷战结束后,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冲突已经终结,自由民主获得了胜利,但这只是一种错觉。他说,我们如今重又回到了国家的目标和利益相互碰撞的世界里。形势更接近于19世纪,而不是20世纪90年代。
在这个世界里,无法依据简单的规则预言或控制国家的行为。在这个世界里,美国不再是唯一处于支配地位的大国,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仍然是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国家,即使在伊拉克遭遇失败之后也是如此。他认为,并非只有三个“帝国”以彼此间的相互制衡影响着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许多国家及其统治者都在争夺地位和优势。如果说,近年来的形势反映了一种大趋势,那就是复苏的独裁制度有时会成为有效甚至合理合法的政体。如果存在一条鲜明的分界线,那就是民主制度与独裁制度之间的分界线。不过,在运作外交政策时使用这一分界线就像以往一样困难。两位作者一致认为,打造单一而安全的世界的梦想已经彻底破灭了。
印度近日将效仿中国,主办印非峰会,旨在促进同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但是,随着两个崛起的亚洲大国参与自己版本的“大博弈”,新德里不可能逃脱一个现实,那就是赛场向中国严重倾斜,因此有必要谨慎行事。
比如计划举行的非洲峰会只是凸显了印中两国在非洲大陆上的野心的巨大差距。印度商业国务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指出,对埃塞俄比亚的6.4亿美元的信贷最高限额是印度对单个非洲国家最大的一笔贷款;作为对比,他特别提到,中国对安哥拉的信贷最高限额提高到130亿美元。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