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昨通过项目验收
交通事故用电脑动画“断案”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何准确地还原事件经过,让肇事者的责任大小一清二楚呢?昨天,在沪的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借助超级计算机,还原了41起交通事故的事发过程,通过虚拟动画让许多“疑案”真相大白。
交通事故用动画还原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陈忆九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取证难是交通事故处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当事人故意损毁、伪造证据等。为了提高交通事故分析的能力和准确度,他带领的项目组经过3年多研究,在国内首次把计算机仿真技术用于交通事故鉴定,用图像、动画来模拟事发过程,实现了交通事故的可视化还原。“这种还原可不是简单的动画,而是超级计算机经过海量运算制作出来的,极为贴近真实的情况。”陈忆九说,“当然,光靠计算机还不行,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也很重要。”
从2005年起,项目组与上海交大合作,利用“神威”、“曙光”等超级计算机,对41起各类交通事故进行了仿真模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计算机巧断“驾驶者疑案”
“驾驶者疑案”是41起事故中的一个。
该事故中,一辆摩托车和一辆汽车相撞,摩托车的驾驶者和乘坐者双双飞离摩托车,一死一伤。伤者一口咬定自己是乘客,死者才是驾驶员。
在交警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科研人员通过对车辆、死伤者的检验,利用计算机模拟,将两人的体重、身高、受伤程度等数据输入系统后,还原了事故的发生过程,伤者承认了自己是驾驶员的事实。
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建立了各类型汽车、自行车和骑车人、行人和道路环境的三维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让这些模型在虚拟世界里发生成百上千次的碰撞,以此来逼近现实中的真相。
交警有望用上远程模拟
陈忆九研究员表示,他们准备依托在建的“上海市安全事故防范公共平台”网站,建立交通事故的远程鉴定平台和专家系统。用户登录该平台后,可以输入某起交通事故的各种数据,科研人员收到这些数据后,就能对该事故进行计算机仿真,并把最终形成的“专家报告”交给用户。这个平台有望在两年内建成。
在昨天的验收会上,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的高级工程师吴建平表示,希望该技术能尽快在基层交警中得到应用。
记者 俞陶然 实习生 乔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