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
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记者李荣发端于宝钢分公司热轧厂生产现场的“高强度全密封精整矫直机支承辊技术”,在一位一线工人的手里不断成熟,最后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位普普通通的操作工,就是宝钢分公司热轧厂首席设备点检员王军。
在宝钢人眼里,一线工人走上科技发明的前台,几乎是一种“常态”。宝钢已建立制度,为一线操作工人提供相对独立的价值提升通道,首席操作工与高端技术工程师处于“平行”的地位。采访中,宝钢不少员工都认同,技术发明不是精英人士的专利,在创新上,普通工人和技术工程师不应界限分明。
王军正是在这种企业氛围中走来的。熟悉王军的同事说,“他的起点”其实并不高,高考落榜后,进了宝钢总厂技工学校,两年后,成为宝钢一名热轧生产线上的普通工人。
王军谈起自己的钻研之路,只是质朴的一句话:“最初觉得设备上的小毛小病"碍眼",于是"修修补补"了21年。”
王军初进宝钢,被安排在热轧精整线剪刃装配班。这是一个辅助岗位,在一般人眼里,干这活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做不出什么成绩。但乐观的王军却认为,要么不做,要做起码做个优秀剪刃组装工。这个朴素追求成为日后王军岗位成才的原动力。经过长时间实践,王军第一个创新成果“飞剪剪刃快速更换法”诞生了,以前更换一个剪刃,两个人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一个人只用半个小时。为此,宝钢把它列为在整个集团推广的先进操作法。
王军的同事说,王军有一双“火眼金睛”,只要他一熟悉那些生产设备,很快就能找到“技术创新点”。但王军自己明白,“技术眼”是从耐心学习和对生产现场的那份“兴趣”中来的。他在同济大学夜校读大专、读本科,整整用了8个寒暑,由于系统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创新含金量稳步提高,拥有的先进操作法、专利和技术秘密也不断增多。
王军没有在“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工人发明家”、“全国技术能手”和“上海市劳动模范”这些荣誉面前止步。近年来,他先后攻克了支承辊承载能力不足、维护使用周期短、使用成本高且无法修复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开发了国产新型矫直机支承辊系列产品,申请了12项国家专利。3年来,他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