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四月十一日电(张雷杰)从中国文化部传来的一则消息让山西广灵民众感到分外欣喜,一些剪纸艺人更是喜极而泣:传承了上千年的广灵彩色点染剪纸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国家、社会、专家对广灵剪纸艺术的一种认可,更是对广灵人生生不息顽强延续民间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认可。
据介绍,山西广灵剪纸源远流长,寻根溯源,周成王剪桐封虞,把桐叶剪成“圭”形赠与弟弟叔虞,并封他为唐王。这个桐叶“圭”即是最早出现在三晋大地上的剪纸的雏形。广灵剪纸的形成大约在明代,成熟于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日趋形成了以染色为特征的彩色点染剪纸艺术流派。
广灵剪纸从剪法与刻法上分为阴刻、阳刻、阴阳合刻三种,从色彩上分为单色剪纸和染色剪纸两种,作品线条清晰明快、纤细秀美,具有粗犷淳朴、浑厚劲健的风格。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
目前,广灵剪纸作为一种新型文化产业正异军突起,品种多、产品精、包装全、规模大,逐步向市场化、产业化、多样化迈进。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