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在近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年学者张献明的名字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走在山西师范大学校园里,张献明总是步履匆匆。擦肩而过,多数学生可能还认不出他,因为他看上去和一名在校大学生没有多少区别。
尽管对他们而言,张献明的名字早已熟知。
得知自己参与完成的《配合物控制合成与晶体工程方法基础研究》项目获得2007年度自然科学二等奖,36岁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张献明显得十分平静。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微微一笑说:“还是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好。”
教授曾是师范生 1992年夏,经过激烈的竞争,张献明幸运地从太谷师范选拔到山西师范大学化学系。
英语成了摆在眼前的第一关。由于师范三年没有设置英语课程,原有的初中水平要和经过高中三年考入大学的同学同堂竞技,即使再用功有时还是似懂非懂。
张献明不信这个理。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和调整,他制订了一个残酷的学习计划:每天记100个英语单词,时间为一个月。
计划实施前几天,记100个单词是件小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要做到记了新的,不忘旧的,还要坚持一个月,现在回想起来,张献明还情不自禁地说:难,真难!
一个月后,3000个单词入脑入心,张献明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大为提高,英语读物不再是“天书”,课堂口语对话也变得流畅起来。大学二年级时,他顺利通过了国家公共外语四级考试。
英语如此,其他功课张献明也不落后,大学期间,他曾担任班长职务,多门专业课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难度较大的《物理化学》专业课取得了96分的年级最好成绩……
国际难题巧手解 本科—硕士—博士,校内—国内—国外,普通刊物—核心期刊—国际刊物,张献明在看似寻常的求学之路上,点缀了许多令人羡慕的科研成果,甚至引起了国际多名著名化学家的青睐。
1997-1999年,张献明主要从事固体发光的研究,1999年至今,先后在中山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功能的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和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枯燥的化学实验,在张献明眼里却有着无穷的乐趣。博士刚入学,他就一头扎进实验室,经常是早上7点到,晚上11点才离开,到了出实验数据的关键时刻,因为关注和投入,“回去也睡不踏实,不如就在实验室里将就一晚。”张献明说。
工夫不负有心人,博士第一学年结束时,他就有了高质量的创新成果,综合考评也名列全班第二名。根据学校的规定,按他当时的研究成果和科研水平,已经可以提前毕业了。
没有了毕业的压力,张献明开始投入大量时间浏览化学典籍,一个偶然机会,他发现了一个1975年英国化学家提出的“Gilard机理”,由于实验结果的反常性,当时还没有人解开过这个“难题”。
这一“难题”和他的研究方向有关,张献明决定为此一搏。200多个不分昼夜的潜心研究,2001年5月,他合成和表征了系列含羟基化的联吡啶配体的多核铜配合物,为长期争论不休的“Gilard机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搭起了沟通配位化学和有机杂环化学的桥梁。
29岁的年轻人破解了国际化学界“难题”,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相关论文在化学类最高研究水平的德国《应用化学》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外著名化学家们的高度评价。此时,他的博士论文《系列含氮氧配体的功能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结构、性质和机理研究》也整理完成,并在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解开了难题,张献明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更加自信,成果接踵而至。他相继合成了第一例十二连接的配位聚合物,铜四唑链基的第一例含氰根和四唑的混合价铜分子亚铁磁体,还在微孔的配位聚合物中,发现了溶剂分子对磁性的显著影响。
2003年4月,张献明获得了德国“洪堡”奖学金资助,在海德堡大学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受到了德国总理的亲切接见。
地方院校 国际名师 地处临汾的山西师范大学是一所普通高等院校,4层高的化学楼在校园内并不突出,但它见证了张献明教授从普通学子到国际知名化学学者的奋斗历程。
在化学楼4楼张献明教授的办公室,略显狭窄的空间有一半被实验设备占用,所有的设备都被丝绒布覆盖,整洁而划一。“这可是做实验必用的宝贝,价值100多万元呢。”张献明教授对记者说。
作为博士生导师、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的张献明教授,近年来发表论文50多篇,部分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先进材料》等化学类著名杂志,被他人引用500多次。
“张教授是一个对工作要求精益求精的人,他让我们及时关注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别人的创新和方法中吸取成功经验,多思考,多总结,多出成果。”在读博士郝正明说。
“跟着导师,总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持着我。”在读硕士李翠瑞说,“去年12月,在做"金属和草酸配位化合物"实验时,自己感觉不成功就中途放弃了,在导师的追问和指导下,通过查资料和总结教训,最后得到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在方法上指导,在行动上示范。2004年,张献明被评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美国化学会志》《无机化学》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2006年,张献明被教育部列入“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1月,他获得了“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是山西获此奖项的第一人,也是全国省属院校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正是有了张献明等这样的一批优秀人才,我们才建起了高层次优秀人才对话的平台,2006年12月,学校面向全国招聘各学科的带头人时,包括中科院、985院校等国内著名科研院校在内的化学方向博士生就有20多人应聘,最后留了11位。”山西师大校长武海顺教授说。
记者手记 山西师大与全国其他地方院校一样,面临着优秀人才短缺的现象,但张献明却选择了留在山西,留在师大。现在山西师大化材学院人才济济:66名教师中有教授15名,博士学位的42名,省部级学术带头人9人。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 “人才集聚”?采访结束时,山西师大校长、博士生导师武海顺教授的一席话让记者茅塞顿开。
为吸引优秀人才,山西师大不仅出台了优惠的招才引智政策,校领导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亲临一线帮他们解决具体生活问题。为培养领军人物,校领导常用自己的钱做担保让他们安心学习。对不足30岁成果突出的优秀教师,提名破格晋升教授职称。
功以才成,业以才兴。学科靠人才振兴,学校靠学科发展。山西师大围绕学科建平台,围绕平台引人才,围绕人才建梯队,围绕梯队配设备,只要是优秀人才,师大就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学有所成、教有所用、研有所得的宽松、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诚如斯言,师大兴也。
本报记者张隽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