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国今报
老人担忧少数民族文化后无继人 希将特殊婚礼申遗
今报鹿寨讯(记者黄必成)“这些很有特点的民族文化,随着年轻人的外出就逐渐变得后无继人,政府如果再不把它列为遗产加以保护起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消失了。
别致的黄冕瑶族婚礼
今年62岁的朱芳信老人,是鹿寨县文化和体育局的退休干部,他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起当地的民间文化。
1973年,他曾到瑶族聚居地拉沟乡太平村去采风,发现这个村庄的瑶族人婚礼十分特别。婚娶当日,新郎的父亲就要担当起“上亲头”的重任,当女方的送亲队伍到达村头时,“上亲头”就要带着一帮“上亲客”去迎接。其中请来的两位吹着唢呐的“吹倌”要走在队伍前面,吹奏着规定的乐曲,新郎则走在人群中。
两支队伍相遇,接完女方的嫁妆后,“上亲头”就要披上大红头巾,“吹倌”围着他边吹乐曲边走8圈,完毕才领着女方队伍往家走。有意思的是,来到厅堂门口,新娘要脱下自己的鞋子和袜子放于门外,等自己父母回家时带给妹妹穿。由男方一位德高望重、子孙满堂的妇女帮其穿上预备好的新鞋新袜,再由新郎的母亲扶着新娘走进厅堂。此时,鞭炮齐名,锣鼓喧天,新娘、新郎开始经过一番复杂的参拜和敬酒仪式。
次日,新娘、新郎还要给每位送亲的客人倒洗面水,送亲的客人也回赠不同的礼物。直到第三天,送亲的队伍才离开回家,这时也要经历一番仪式。
总之,整个婚礼充满了对新娘以及女方家族的尊重。这些仪式一直流传在太平村以及毗邻的黄冕镇爱国村、寨沙镇杜康村等瑶族聚居地。仪式一直保存到上世纪90年代。
缺乏影像资料难申报
寨沙镇曾流传着一种叫“过街溜”的民间文化。这是元朝初期,从江浙一带移居到这里的客家人带着过来的,后来逐渐形成本土化,每到深夜,街圩上的居民一时兴起,就会拿着各种不同乐器到街上边走边敲拉弹,清朝为旺盛时期。在土匪强盗出没的年代,圩上的居民每听到乐器深夜响起,心灵会得到安慰。这样的仪式一直在上世纪80年代还保存着。
朱芳信老人一面收集着民间文化的材料,一面整理保存着。到了去年,县文体局看到柳州市侗族、苗族都有自己民族文化品牌,而“黄冕瑶族婚礼”无论从服饰、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瑶族自己新鲜的特点,因此向上级上报了包括“黄冕瑶族婚礼”在内的几个项目,以申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岂料只有“平山山歌”获得评审通过,而“黄冕瑶族婚礼”、“寨沙过街溜”因缺乏相应影像资料,没有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
朱芳信老人很担忧,上述民族文化随着年轻人的外出,已逐渐变得没人继承,如果当地政府不加强给予保护,将来就会很快地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