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澳门食品价格持续飙升,居民感吃力。(图片来源:澳门日报)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大米、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大涨,有意见指澳门应拓展货源,引入竞争机制,舒缓通胀压力。但有意见认为,大米、粮油涨价主要受全球供求关系影响,故开拓更多货源渠道对降低价格成效不大。现阶段直接帮助低收入家庭度过通胀难关,更符合实际。
全球通胀澳不例外
香港报章报道,联合国数据显示,食品价格早于2002年开始上涨,初时升势缓慢,及后逐渐加速。
仅去年全球乳制品价格就上涨近80%,谷物价格上涨42%。食品价格较2002年上升65%。更有专家分析指,全球正发生食品高价格的结构性变化,情势难以逆转,料全球粮价再升20%。
对此,有学者表示,全球性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加上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全球粮油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贴近港澳地区的内地及亚太地区,粮食产品价格亦然。换言之,即使澳门从全球各地拓展货源,引入更多新产品,价格也受全球供求关系影响,处于较高水平。
低价入货未必平卖
另一方面,即使商人成功拓展新货源,找到更多低价商品,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也可能贴近市场,不见得会平买平卖。故拓展货源,引入更多竞争机制,令货品价格更具调整空间,达到舒缓本地高通胀目标,这一方法理论上似可行,实际不可行。
并非反对供货商拓展新货源,给予居民更多选择。只是了解到通胀成因属全球性后,拓展货源舒缓本地通胀的“如意算盘”不如想象中理想。但仍建议特区政府拓展货源输入渠道前,以政策性措施帮助低收入家庭及受通胀影响而生活穷困的居民,度过难关,更符合实际。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