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先生炒股有三个原则:一是炒股不能影响家庭生活,二是不能借钱炒股,三是选择多种理财方式分担风险
3月27日对汪先生和他女儿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在那天早晨,他们一起到证券交易所,卖出了3月20日买进的股票———中国国贸。
这时,一万余元的股票已经缩水到8000多元,赔了大约20%。汪先生笑称:“这次作业,我和女儿都没有及格。”
汪先生的女儿小楚是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主修经济学。今年三月份,老师给她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要求投资一定的钱进入股市,不管是虚拟还是实战,一个礼拜之内,只要没赔钱,就算及格。小楚想着老爸实战多年,向他讨教经验,一合计就买了中国国贸的股票,真正操作了一把。可是出师不利,小楚第一次“入市”就只能看着股价直跌。一个礼拜过去了,看着股票顺利出手,小楚如释重负:“股市变幻莫测,很新鲜,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很遗憾,这份作业只能不及格了。”在股市整体大跌的环境下,连操作股票长达十年的汪先生也束手无措:“讲的是北京奥运概念,收入很稳定,怎么会跌呢?”
1998年,汪先生看到朋友以1元买进的内部职工股,一上市开盘就达到了3.98元,于是抱着“有赚钱的可能”这种心态进入股市。刚开始,他秉着“少量买股,学习经验”的原则慢慢练习,到现在每天早晨来交易所成了必修课。十年的沉沉浮浮,他赚过,也赔过,深知股市中的酸甜苦辣,笑称股市就是“油泼辣子一道菜”,看着外表鲜亮,而个中滋味,只有吃过才知道。
汪先生炒股有三个原则:一是炒股不能影响家庭生活。他说,自己炒股的钱都是独立出来的,不管是赚了还是赔了,都不会影响正常的家庭开支。有时候看着下跌了,就忍着,忍不住就割肉,也不会跟家里人讲,怕家里人承受不了;二是不能借钱炒股。“借钱炒股容易出事。”他说,自己的一个哥们以1.441元每股的价格花了100万元买了一只股票,在0.731元每股的时候卖了,因为不甘心,借了高利贷继续炒,最终赔得一塌糊涂;三是选择多种理财方式分担风险。“银行里也有固定的存款,那是救急用的,绝对不会动。我给家里人都买了保险,炒股只是理财的一个项目。”他说通过这种方式,无论股市怎么动荡,他都不至于太“狗急跳墙”。
看着大盘绿油油的一片,汪先生笑称“好心态”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很造作的词语”。他说:“没赚钱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要赔钱,50多元钱买的股票跌到20元,再怎么样心态也不会好。”他认为最稳妥的就是买那些没有被人热炒的股票,“挣不了大钱,也不赔大钱。”他说国民经济的发展好坏是股市好坏的“晴雨表”,国家经济发展得好,股市就有反弹的机会,“只要不是单边下跌,就会有机会反弹。”但是针对最近的行情,他有些疑惑:“都跌了50%了,还没反弹,是怎么回事啊?”
“现在有些年轻人,迫不及待想进入股市,我就不赞成。”他说,支持女儿做这个作业,只是想要她明白股市并不像书本上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变化莫测的市场,谁都不知道明天会不会绿肥红瘦。”他指着k线图说:“你看中国平安,保险业第一把交椅,从150元跌到55元;中国石油,全世界最挣钱的公司,上市当天就套住了,难道是这些公司本身没有投资价值吗?”他表示,投资股市不像种地开机床那样是获取实实在在的收益,而是一种虚拟经济,年轻人一定要谨慎,培养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