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4月15日电(记者谢云挺)浙江省社科联与《钱江晚报》在3年前联手推出每周一期的“浙江人文大讲堂”。目前,浙江各地已涌现出50多个与其相似的公益性人文社科类讲堂,形成该省独特的文化风景。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永昊对记者说,当时策划创办“浙江人文大讲堂”是基于调查发现公众人文素养状况的严峻性。
据2003年浙江省社科联组织开展的全省性城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的调查,除正规的学校教育外,公众获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渠道仅局限在电视和报纸,分别高达84.2%和65.1%。
2005年4月,“浙江人文大讲堂”推出后,选择浙江省图书馆报告厅作为固定地点,目前已免费举办了150期,受到民众的追捧。在“浙江人文大讲堂”的引领和示范下,浙江各地的党政部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纷纷效仿,进一步拓宽了普及人文社科知识的覆盖面。
据了解,这些公益性的人文大讲堂不设门槛,只要想听,谁都可以免费进来,特点在于经常性,持续不断。被邀请的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地,讲座的内容都是百姓想听、爱听的话题,听众还可以在讲堂上坦诚提问,直接交流,使得各地人文社科讲堂如磁石般地吸引着众多听众。
语言学家许嘉璐评价说,浙江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为核心,以提升国民人文社科素质为己任,面向大众办人文讲堂,影响已经超出讲堂。社会太需要这样的普及工作了,太需要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搭起一个平台,给学者创造一个与渴望获得人文营养的人们直接交流的机会。他认为,浙江办人文讲堂,普及传播人文新知,受益者将不仅是正在建设文化大省的浙江,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