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籍之伟委员提出的建设“软环境”要有“硬指标”的观点,与会委员和专家提出了“人文奥运”“文明城市”需从身边事做起的倡议。
“市民文明素质的着力点是公德领域,而解决公德领域的文明失范问题,必须从市民的文明素质培育抓起。
”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晨虹说,社区是培育市民文明生活方式的最基础场所,因此必须承担起塑造居民文明生活方式的重任。近期应把文明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作为评价文明社区的重要标准加以设立。他建议,通过有效的社区管理引导市民养成文明生活方式和习惯。
李惠英委员十分赞同葛晨虹的观点,她的建议是注重市民公德意识教育。“奥运临近,大中小学及其他学校,应适时补充奥运期间市民公德教育内容,使学生的公德意识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提升。要通过"当一天小交警"、"当一个小交通协管员"等体验式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强化公共文明行为意识,提升公共文明素质。”李惠英委员同时强调,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要做公共文明行为的表率。
“在有垃圾箱的区域一定要将手中的垃圾放到垃圾箱这个垃圾之"家"中;在无处投弃手中垃圾时要求市民将手中的垃圾带回家,扔进自家的垃圾箱中。”张巍委员的建议很具体,认为应在北京开展将垃圾带回“家”的全民活动,并提醒商家要“控制易被丢弃食物销售或改变销售策略”,如出售瓜子的同时附带纸袋等。
“公共文明行为的养成,一方面要靠市民自觉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要靠政府的文明管理。”李惠英委员认为,政府的文明管理对文明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她建议,以奥运为契机,研究制定公共秩序管理制度和相关法规,并尽快颁布实施。
有委员建议,根据公共秩序管理需要,确需增设机构的增设机构,确需完善职能的完善职能,确需深化职能履行的深化职能履行。“不随时乱扔垃圾、废弃物,必须有便利的垃圾箱;杜绝在禁烟场所吸烟,应设吸烟室;杜绝排队加塞、挤车抢座,应解决公交供给不足的问题。”部分委员认为,北京应不断完善公共设施。
“文明管理的前提是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葛晨虹委员说,“管理规则只有细化明确,才能为人们提供切实可行的规导,才有利于管理取得成效。”他建议提升管理者素质,明确责任追究,并通过建立“文明”档案加强监督管理。(记者吴菁)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