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黄县总工会主席邵敬春,扎身基层工会一干就是18年。
内黄县是一个地处河南省北部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1991年,邵敬春出任内黄县总工会主席时,县工会只有几间办公室,几把破桌椅,处于“活动无阵地,帮扶无经费,职工不认可,领导不满意”的尴尬境地。
面对这样的状况,邵敬春在县委的支持下,带领工会干部潜心苦干,多方筹措了30万元资金,建起了新工人俱乐部,使得内黄县两万多名职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
1993年,邵敬春又瞄准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兴建工人文化宫。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她把自己的家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全部用于建设。为把好工程质量关,她每天坚持上工地检查,有一次因劳累过度,摔倒在工地,被钢筋扎入小腿肚子一寸多深。1996年10月,占地15840平方米的工人文化宫终于竣工,这对一个相对落后的中部农业县而言,实属不易。
记者从内黄县总工会了解到了这么一组数据:迄今为止,县工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全县职工运动会;这些年来,县工会先后举办职工文艺晚会58场,职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1000多个,进行各类知识竞赛51场;并以文化宫为依托,还组织成立了钓鱼协会、乒乓球协会、太极拳协会和篮球队、秧歌队、锣鼓队等。目前,内黄县基层工会组织783家,较1991年增加3.2倍;新发展工会会员6.2万人,总数达到7.9万人,较1991年增加3.6倍。全县建会率和入会率均达到100%。
“工会是职工的家,家就该为职工说话办事”。邵敬春这样说,更是这样做。县化工厂特困职工子弟高龙龙因车祸重伤住院,生命垂危,邵敬春以个人名义担保手术费,挽救了高龙龙的生命。农民工董运堂之子董军伟,因父母双病,家庭特困,考上大学无力支付学费,邵敬春为其送去助学金3500元,孩子入校不久,母亲病故,邵敬春又拿出1000元钱为董军伟母亲办理丧事,这一举动感动了全村村民。这些年来,内黄县总工会通过开展党政工结对子活动,累计帮扶1.8万人次,并使1800余名特困职工子女化解了入托与上学难题。同时,工会还组建“职工书屋”60家,藏书56余万册,为广大职工搭建起广阔的学习平台。
据悉,这些年来,内黄县总工会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100多项,还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先进县工会;邵敬春本人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据新华社郑州4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