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辽宁省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世貌风情——中国古代人物画精品展》在辽博开幕,为时一个月。
国宝待遇“苛刻”
本次展览汇集了两馆收藏的唐至清代人物画精品50件,其中,上博馆藏32件,辽博馆藏18件。展览中国宝级文物30件,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闸口盘车图》、北宋佚名《洛神图赋》、南宋马和之《唐风图》、南宋梁楷《八高僧故事图》、明杜堇《竹林七贤图》、明唐寅《东篱赏菊图》等人物画皆在其列,属古代绘画中的赫赫巨迹,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上博镇馆之宝唐孙位的《高逸图》,与五代《闸口盘车图》等珍品因文物保护条件所限,自上博建馆以来从未走出过“家门”,此次赴沈阳参展,是在满足恒温、恒湿、去除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条件下,经上级管理部门特批才首次“出远门儿”。
世界最早的足球和曲棍球来自“后宫”
上博藏《仕女图》详尽地勾勒了皇宫女性写神(即画肖像)、化妆、奏乐、捶丸、蹴鞠、观渔等情景,表现唐代后宫的嫔妃生活。本图根据南唐周文矩《宫中图》改绘,但人物衣妆却呈现出明代的规制。
蹴鞠,众所周知,即中国古代的足球。而捶丸,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介绍,其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但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取消了球门,改用球穴,球进穴得一分,名称也改为“捶丸”。“捶”即击,“丸”即球。这种“高尔夫”比世界真正的高尔夫球早出现600年。
据了解,有关捶丸的最早记述,见于元代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书中“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述,表明捶丸形成期下限至北宋徽宗时期。当时,连儿童也非常喜爱捶丸活动。
在《仕女图》中,老松树下,三位簪花仕女面容优雅,轻松推杆,算是中国女性最早打“高尔夫”的记录。
轰动上海滩的仇英《清明上河图》
仇英,明朝人,擅画人物,尤长仕女,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此图托“清明上河图”之名,而绘写明代苏州城的市民生活和风俗民情。从画面看,其结构大体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景物顺序布局,但又融汇了明代的特色。崇楼台阁、深宅大院,连商铺门面也颇为宽敞,画中女伎歌舞弹唱、荡秋千,及校场骑射练武等场面,呈现出明中期苏州城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景象。
据上博馆长陈燮君介绍,这幅辽博藏《清明上河图》虽不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但也是国宝,价值连城,且前不久在上海展出时,受到上海市民的“热捧”。
本报记者李彤李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