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代表中国创造发明最高水平的第十届中国专利奖在北京揭晓,经中国专利奖评审委员会严格审查,共评审出专利金奖项目15个,优秀奖项目145个。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的“骏捷轿车”专利项目被评为中国专利奖金奖,它是惟一一个外观设计专利金奖。
同时,沈阳铸造研究所的“高屈强比高强韧性铸造马氏体不锈钢及其生产方法”、沈阳化工研究院的“不饱和肟醚类杀虫、杀真菌剂”两个专利项目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沈阳市知识产权局被授予第十届中国专利奖最佳组织奖。这也是沈阳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后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之一。多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明创造、促进转化实施的优惠政策,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专利信息服务,使全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专利申请:数量与质量并举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我国建立专利制度至今,沈阳市累计申请专利达56082件,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三位。其中发明专利12479件,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四位。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9610件,列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其中发明专利2713件,列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十一五”以来,沈阳市专利开始进入数量与质量并举的调整期,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大幅提升。2007年全市专利申请达490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279件,23年来首次超过实用新型专利,同比增长35.9%,高于全国增幅19个百分点。职务专利申请2301件,同比增长20.98%,其中科研院所专利申请720件,同比增长69.41%,列副省级城市第一位。优势产业、新兴企业专利申请势头强劲。特别是沈阳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专利申请达到35件,同比增长37.93%。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专利申请达到107件,同比增长30.5%;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专利申请达到219件,同比增长92.11%。
知识产权保护:部门联动全方位
2003年,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市商业局等四部门联合开展了商品流通领域专利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全市21个重点商场的1203项专利商品进行逐项检查,并将存在问题的545项商品撤出柜台,停止侵权行为。2005年,市知识产权局联合14个部门成立了沈阳市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工作组,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整规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商业局,联手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打击整治食品药品领域专利侵权、冒充专利行为专项行动。2006年,针对家具家电行业,开展了打击专利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前不久,又启动了“天网”、“雷雨”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
多年来,市知识产权局与多部门联手,构建起沈阳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体系,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一方面,启动了沈阳市知识产权局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网上培训、网上查询四大功能,特别是专利申请资助、专利奖励、专利费用减缓、专利技术引进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等五项主要业务均实现了网上远程办理。另一方面,从优化环境入手,积极改善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撑条件。先后制定了《沈阳市专利管理办法》、《沈阳市专利择优支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沈阳市专利奖励办法》、《关于加强沈阳市科技工作中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提高了专利申请的质量,调动和激发了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2005年至今,全市共奖励优秀专利项目32项,奖励优秀发明人等优秀专利工作者60人。
新谋划: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4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问题视为“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宋锡坤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产权是第一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也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今年沈阳市将制定并实施《沈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要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激发全体市民的创新精神,将沈阳市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源,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沈阳市将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重点目标,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领域组织2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专利发展示范,提升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前沿水平的发明专利和具有核心专利技术的主导产品,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李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