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于洪区委书记王开军
“3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曾维在于洪区视察时提出,在强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于洪区要努力打造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示范区。这一定位为于洪区发展描绘了新蓝图。”4月14日,于洪区委书记王开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经济产能的不断释放,于洪区已经创造了和谐发展的有利条件。
时下,当务之急是要找准着力点,提速“三大工程”建设,促进“和谐示范区”的目标早日实现。
提速“和谐思想”工程,为“和谐示范区”建设提供内驱力
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把领导干部的心智模式引领到建设沈阳大工业区的共同愿景上来,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机制、调研机制和重大事项对外发布机制及监督管理机制,营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求实干、求发展、求和谐”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干部的素质和威信的提高,来组织和影响群众,走和谐发展之路。开展基层干部“理论武装工程”、“致富示范工程”、“幸福传递工程”和打造15分钟帮扶服务圈,增强群众民主权利意识,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和支持程度,实现“互信、互动、互助、互爱”的良性循环。再次要抓好群众性的施教工作,满足合理诉求,形成合力合心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首问负责制、领导包案制、责任追究制及预警排查、联合调处机制,多做细致入微的工作,将群众性来访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尽早根本解决。
提速“和谐文化”工程,为“和谐示范区”建设注入鲜活力
按照于洪区分别用一年、三年、五年的时间晋级为省、国家文化先进区和国家文化名区的“一三五”大文化建设目标,要完善一个体系,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区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一个网络,以省文化厅、财政厅将我区列为示范点为契机,加大区级财政资金配套力度,尽快在全区范围内全部完成现代化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搭建一个平台,区里将以刚建成的区文化大厦为试点,提高文化活动品位,并适时以于洪新城、丁香湖新城为核心,打造高档次的文化活动中心,乡街的文化活动场所要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今年于洪区将在省级文化先进区的基础上,围绕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的目标,着力打造文化精品,提升群众性文化活动质量。要重点抓好“四大亮点”工作,即精塑“文化大篷车”品牌,继续实施文化三送“百千万”工程,完成全年送戏100场,送电影1000场,送图书50000册的任务,打造国家级品牌;开展大型活动,以举办于洪区第二届文化节为契机,开展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系列文化活动,实现全年广场文化活动10000场;举办高层次文化主题活动,邀请文化部社图司、中国文化报、省文化厅及有关专家、学者,就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举办于洪文化论坛;培育区域特色文化,以乡街为重点,培育文化体育特色村、特色社区和特色户30家。
提速“和谐惠民”工程,为“和谐示范区”建设增强凝聚力
按照“健全网络、重心下移、服务到位、群众满意”的原则,把“结亲工程”做好,把“温暖工程”做实,把“保障工程”做细。创新工作机制,设立区、乡街、村(社区)三级“百姓110热线”,完善服务体制和机制建设,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得落实。今年要把对特殊群体的帮扶变为“结亲”,建立帮扶档案,实行一包到底直至脱贫。再投入1000多万元“送温暖”,并保证每年以不低于10%的速度递增。今年重点实施“六个一”,确保社会保障到位。具体是提高特殊群体的政策给予标准,区财政将多支出1000多万元用于提高低保户、五保户的补助;完善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新建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家标准化免疫接种门诊;改善困难群众住房,在已投入1200万元的基础上,再投入800万元,消灭土坯房和茅草房,建房、修房680户;加强就业,设立就业培训基金会,建立4个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实施万名农民免费培训,保证5000人享受普惠制培训并充分就业;改善教学条件,重点完成农村6所中小学的新建、续建工程,改造、维修35所中小学;改善交通条件,建设农村公路50公里,改造10条市政路和10条小巷,改造丹霍、新蔡等县级公路5条。
本报记者赵国清特约记者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