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紧急抢修。
图:行人需低头猫腰穿过电线杆。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摄
雨·突发
290户停电 抢修8小时
晨报讯(记者刘奕诗)昨日凌晨5点20分左右,丰台区洋桥地区西罗园四小附近一马路边,5根电线杆一齐倾倒。据知情者透露,由于某施工队伍在电线杆附近挖坑且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雨水沉积浸泡线杆根基,才导致该事故发生。事发后,电力工程抢险人员与道路施工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在雨水中抢修近8个小时。截至昨日下午1点左右,事发地点附近地区供电恢复正常。
昨日9点左右,记者赶到事发现场,看到路边5根电线杆皆倾倒,杆子横七竖八地跨在马路上,其架设的众多线路凌乱地垂向地面。因杆子歪倒时被附近建筑和停放的车辆等物架住,几根杆体并未着地,马路来往行人需低头猫腰方可穿行。附近居民介绍说,早晨6点多自己出门,途经这里时,就已看到电线杆齐“放横”的场面了。
事发现场,数十名电力工程抢险人员与道路施工人员正紧急抢修。记者看到,马路边电线杆原所在位置是一层黄土,土质较为疏松,经沉积的雨水浸泡,非常泥泞。抢修人员一边用水泵将土层内的积水抽出,一边在土中重新挖坑。
昨日下午,记者拨打了北京市电力公司的电话。其相关人员介绍说,该事故实为一起第三方责任事故。昨日凌晨5点钟左右,某公交施工单位于修建马路过程中,在邻近电线杆的地方挖坑,且未对电线杆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由于其间降雨不断,雨水沉积造成土层沉陷,一根电线杆发生倾斜后,连带其余并排四根电线杆一同倒下。该事件造成洋桥西里等附近小区7栋居民楼290户居民停电。至下午1点钟左右,附近住户供电恢复正常。
丰台区供电公司准备向该施工单位索赔。
雨·水量
5年来最大春雨喜降京城
人工增雨一天作业69点次
晨报讯 (记者赵)从前天早晨8时到昨天早晨8时,24小时内,京城出现了今年第一场连续性降水。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截至昨天早晨8时,门头沟妙峰山降雨量达到创纪录的113毫米,八大处的降雨量为74毫米,城区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上,刷新了本市5年来的纪录。
市气象局透露,除了自然作用,连续24小时的降雨还有人力的推波助澜。从20日上午7点开始,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就通过人影指挥中心向北京各高山地基作业点发出增雨作业指令。截止到昨天早晨6点,8个区县人影作业点共计开展作业69点次。
进入4月以来,本市已经出现了几次比较明显的降水。市气象台的专家介绍说,和近几年相比今春京城雨量偏多两成。“以往北京春季是十年九旱,但今年明显雨水较多。”专家表示,这与今年大气环流变化和近一段时间暖湿气流与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较大有关。
数据显示,从前天到昨天的这场降雨不仅突破了今年春天最大降水量纪录,而且也是近5年来北京最大的一场春雨,城区降水量达到50毫米以上,为大雨级别,郊区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10毫米以上,已是暴雨水平,但气象专家表示,这个量还不是历史上最大的。
雨·水库
密云、官厅水库没喝饱
晨报讯 (记者 吴亭通讯员张轶博)连续两天的降雨让京城倍感湿润,不仅增加了水资源量,而且净化了空气。不过,密云、官厅水库却并未“喝饱”,进水量并不明显。
截至昨天6时,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3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城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和通州区,降雨最大点为门头沟区妙峰山,城区平均降雨为49毫米。据了解,今年1月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为64毫米,较去年同期增加24毫米。
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介绍,本次降雨持续时间较长,雨势平缓,强度较小,城区二、三、四、五环等主要道路未出现因降雨造成交通中断情况。
雨·农业
有利土壤补墒解旱情
晨报讯 (记者赵)俗话说“清明要明,谷雨要雨”,昨天,有关专家表示,今年“谷雨”的这场明显降雨,对本市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数据表明,这场雨是本市今年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降水过程,对北京地区的水库增蓄、土壤补墒、缓解本市旱情、补充地下水和城市净化空气都十分有利。”
根据市气象局和市农业局关于4月上旬的天气与农业监测预报,在不考虑灌溉条件下,大兴、通州、顺义、昌平等部分平原地区出现了轻旱,局部地区中旱,其他地区墒情均为适宜。“目前大部分作物地块土壤表墒比较适宜,能基本满足冬小麦等大田作物的生长,而南部与东部平原白地墒情较差,不利于玉米春播。”专家表示。
雨·专家
气温降低对植物有利
晨报讯(首席记者杨玉峰)从周六开始至昨天中午,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飘洒京城,对于这场中雨的光临,北京园林界人士无不心怀喜悦:春雨贵如油,这场喜雨对于植物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是可大大缓解土壤的春旱现状。二是这场雨后,气温有所降低,这使北京的春天气氛明显,而不是一下到了夏天,这几天的气温更适合植物的生长。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