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公益 > 头条回顾
广东一村庄83年断电至今 4户村民油灯度日(图)
时间:2008年04月22日05:01 我来说两句

彭贵顺在家门口打电话,几年前,电信来为他们村装了两部无绳电话,但电却迟迟没有通。
彭贵顺在家门口打电话,几年前,电信来为他们村装了两部无绳电话,但电却迟迟没有通。

几年前,彭金生为了照顾在县城读书的孩子搬出了山村,结果半年后他家的房子就塌了,剩下几块筑墙的石头。
  几年前,彭金生为了照顾在县城读书的孩子搬出了山村,结果半年后他家的房子就塌了,剩下几块筑墙的石头。

71岁的彭纪勇说听广播几乎就是他生活里娱乐的全部。
71岁的彭纪勇说听广播几乎就是他生活里娱乐的全部。

56岁的彭国新种了两年多的黄皮树迟迟不见长,他说这是因为他没有钱买肥料。
56岁的彭国新种了两年多的黄皮树迟迟不见长,他说这是因为他没有钱买肥料。

  萧条

  田地荒芜,老鼠、鸟、野猪繁盛,残留7座土坯房屋,仅4户人家

  现在的白花径村,大部分房屋已经倒塌,村庄里草木繁盛。而3公里外的天上元村却是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县城,屋舍整齐,灯火通明,人气旺盛。

  彭金权是白花径村现任村长,今年40多岁。他说,以前的白花径村虽然没有电,

  但鼎盛时期也有100多名村民。而现在,整个白花径村只残留着7座土坯房屋,仅4户人家:3对夫妇,2名老人和一名关在房间里七八年的精神病人。

  因为人少,所以老鼠、鸟、野猪繁盛,它们肆无忌惮地毁坏庄稼,因此田地就荒芜了,杂草疯长。彭贵发说,现在留在村里的几户人家靠砍柴、种果树谋生。

  留在村子的人中,彭贵发夫妇在村民中最年轻。彭贵发和妻子本来在外打工,“赚不到钱!”彭贵发说,自己小学三年级没有读完,没学历,也无一技之长,在外打工赚的钱不够生活,家里的房子虽然破旧,但还是可以住人,土地荒芜,但勤恳耕作还可以吃饭。“回家最好!”在彭贵发家里,除了一台收音机外,看不到任何与这个时代有关联的物品。

  “交通不方便,主要是没有电,生产、生活都不方便,发展不了,最不方便的是孩子上学!”彭金权说,孩子上小学都要走三四公里的山路,到外面去。所以,很久以来,所有到了上学年龄的儿童,家长全部把他们送到山外的亲戚朋友家寄养,村里则看不到一个孩子。正是因为上学困难,白花径村很多孩子失学。彭金权说,现在,整个村子里学历最高的就是他了,初中毕业。

  “没有电,不能照明还是小事。”彭金权说,关键是不能发展其他产业,仅靠田地,村民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慢慢的,村民一个接一个地出去寻找生路了,“打工、做生意、收废品,干什么的都有!”

  彭金权说,外出的村民有60多人,但他们既无学历,又没技术,大部分人只能卖苦力或者收废品。在外租房子,无法安居,“有的村民甚至住在桥洞!”而家里的房屋却因长期没人住已经倒塌。

  希望

  东莞老板想投资前提是要通电,外出打工的说有了电就回去

  如果有电,白花径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萧条、贫困。彭金权说,他一直在努力想办法改变白花径村的现状,2003年,他发动村民,用锄头、铁锹,沿着山溪,打了一条通往山外的土路。一名年轻的村民还为此献出了生命。

  “我们距县城并不远,出了山就是广汕公路、工业区,没有发展起来,缺的就是电!”彭金权说。这也是白花径村所有村民的看法。

  现在博罗县城打工的彭建华和老婆同在一个工厂做搬运工,夫妻两人合起来每月只有1500元,还要吃饭、住房,供一个孩子上学。彭建华说,如果家里有电了,他会第一个回去,种菜、养猪。“肯定比打工强多了!”

  彭金权说,现在的白花径村有各种田地1000多亩,水源也不缺。在2006年,他和一个东莞老板谈,想引进到白花径村投资。彭金权说,当时条件都谈好了,对方承包400亩土地,搞养殖,每年付给村里8万元租金。但前提是要通电。彭金权说,当时合同已经签了。如果能成,仅这一项,村民每年能分红几千元。但因为无法通上电,合同无法履行。“所有的发展都被电限制了!”

  对村民彭贵顺来说,没有电,也让他损失惨重。彭贵顺今年44岁,一直坚守在白花径村。2006年,他的一个鱼塘因为缺氧,死了很多鱼。此后,他只养很少的鱼,但还是提心吊胆。彭贵顺说,如果有电,有了加氧机,他就会放心养鱼。

  症结

  由于隶属不明,罗阳镇和林业局都认为是对方的责任

  白花径村为什么一直以来没有用上电?追溯白花径村无电的原因并不复杂。

  “虽然只有几户,也要给人家通电!如果是自然村,早就通上电了!”博罗县供电局负责人说,白花径村一直没有通电,根本原因在于隶属不明。

  据博罗县林业局介绍,1950年代,博罗县成立梅花林场,把原属于白花径村的约四千多亩山林划归梅花林场。村民则相应转为林场劳动力。彭金权说,为此,当时林场给村民每人每月发18元,但只发了一年,随后,再也没有了(也是利用这笔钱,1983年,白花径村集资建了小水轮机),也再没有管过他们了。

  博罗县林业局承认,对白花径村的现状,他们负有一定的责任。“以前农村电网改造时,我们把这个村忽视了,没有报上去,导致遗漏。”

  但林业局说,林场只管种树、伐树,白花径村的行政管理、村民户口、计划生育,甚至以前的农业税等由博罗县罗阳镇管理、收取。因此,罗阳镇应该对白花径村的用电、道路、上学等问题负责。

  但是,罗阳镇政府却认为,林业局把白花径村的山林划走了,利益全得,却不愿意负责,林业局应该出钱把白花径村的电、路等搞好。

  两方都认为是对方的责任,所以一直以来,彭金权说,白花径村的夜晚,就靠煤油灯点亮。

  行动

  打过两次报告,供电局做了预算,但需要成立三方协调小组

  对白花径村的现状,博罗县供电局说,一开始,打算为该村安装3台水轮发电机用于照明发电,但是当地村民还想发展生产,要求兼顾生产用电,但费用谁出?村里没有钱,其他单位又不愿意出,所以,就耽搁了。

  2001年,白花径村民集体打报告到博罗县政府要求装电,但没有结果。2006年,又打报告,但最终也没有任何结果。

  “我们现在已经做了预算,兼顾照明、生产用电,总安装费用大概28万多元。”昨日,博罗县供电局说,考虑到白花径村的贫穷和特殊情况,供电局可以补贴材料费用等,先把电拉起来。“但是拉电要占用他人山林,征地,这一点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配合,如果顺利,很快白花径村就能用上电了!”博罗县供电局一位负责人说。

  但是罗阳镇政府一位党委委员则坚持认为,白花径村是否通电是林业局的责任,与他们无关。对此,博罗县林业局一位负责人表示,虽然资金落实有困难,但他们会配合供电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涉及历史问题,需要成立由供电、罗阳镇政府、县林业局三方协调小组才能顺利解决白花径村用电困难。”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又像我一样!”彭贵发说,未来虽然不知如何,现在却没有别的办法,不管有没有电,他和妻子都要在白花径村生活,并且要为寄养在外婆家的孩子准备最基本的生活费。

  统筹:本报记者 乔建 采写:本报记者 张广军 摄影:本报记者 陈伟斌

[上一页] [1] [2]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唯一能打出【范特西】的输入法!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公益展示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粘在铁轨上的童年
·救助羽萧
·研究生寻找出走姐姐
·新生代民工的隐忧
·查看更多
    搜狐视觉
爱心助学
爱心助学
留守儿童
无偿献血海报评选
·爱心助学公益广告
·艾滋病的公益广告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
·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吸烟有害公益广告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