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来源〗:本品始载於《本经》。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主产浙江省、安徽省、四川省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至无硬心,捞起晒干。
〖中药规格〗:
商品中分杭芍、川白芍、亳白芍、宝鸡白芍。现行规格按大小粗细杭白芍分1~7等,川白芍、亳白芍分1~4等。通常认为浙江省产者品质最佳,因集散地在杭州,故俗称`杭白芍'。亳县者名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省产者俗称`川白芍',产量也大,陕西省宝鸡白芍质量低。
〖药材性状〗:
1.杭白芍
根直而长呈圆柱形,两端切齐。长3~6寸,直径2.5~8分。外皮棕色,深浅不等。全体有顺纹及根痕。有的有破皮及斑点。足状的有横向突出,不足的则有纵向油沟。质坚体重不易折断。断面较糙,灰白色或牙白色,中间有菊花纹,似油润,无臭,味酸苦。
2.川白芍
根较短而多弯曲,有的有疙瘩头,头粗尾细,两端断面不齐,口长2~5寸,中部直径2~5分。外皮粉红色,光亮无沟纹,有棕色陷下的根痕。质坚体重。断面粉红色细腻光润,中间有菊花纹,无臭,味较浓厚。
3.亳白芍
条顺直或弯曲。长约3~5寸,直径2~5分。色白,皮较糙亦不光滑。两头有时红点。质虽坚但较川白芍体轻。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细腻粉性大,中间亦有菊花纹。切片后其粉稍挂手。气味与以上两种相等。
〖 成 分 〗:
本品含有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苷,以及苯甲酸、鞣质、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粘液质、蛋白质、β-谷固醇、草酸钙芍药碱、牡丹酚及三萜类化合物等。
〖药理作用〗:
所含芍药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对大鼠胃、肠、子宫平滑肌呈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镇静、镇痛、抗惊厥、降压、扩张血管等作用。白芍与甘草同用,能治中枢性或末梢性肌痉挛,以及因痉挛引起的疼痛,如腹痛、腓肠肌疼痛。白芍总苷对小鼠免疫应答具有调节作用;有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白芍醇提物对大鼠蛋清性、甲醛性急性炎症及棉球肉芽肿等几种炎症模型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白芍煎剂对某些细菌和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归经〗: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主治血虚萎黄,月份经不调,崩漏下血,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挛痛,盗汗,自汗。
〖药材用法〗:煎服,10~15g;大量15~30g。欲其平肝,敛阴多生用;用以养血调经多炒用或炒用。
〖使用禁忌〗:反藜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