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篮球比赛将于26日进行分组抽签。记者昨天在沈阳收藏家詹洪阁家中看到一张1936年出版的《大公报》,意外地了解到早在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上,就有一名中国人担任篮球决赛的主裁判,这件事在当时的中国引起巨大的轰动,直到今天也没有一名中国裁判达到这个高度。
他是中国第一批国际级裁判
这位裁判叫舒鸿,祖籍浙江宁波,1894年生于上海。1919年,舒鸿赴美国勤工俭学,在美国春田学院攻读体育专业。1925年,舒鸿回到上海。
为培养中国裁判,他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裁判员组织——“中华运动裁判会”,并于1927年至1928年担任会长。
1928年,恰逢一场篮球比赛将在上海举行。按惯例,比赛的裁判将由外国人担任。赛前,舒鸿向比赛组织者提出建议,“中国人参加的比赛,一定让中国人执法。”可外国裁判坚决不让位。这时有人提议,申请执法比赛的中外裁判统一参加考试,试题由最权威的“美国裁判会”提供,并由其阅卷打分。当时,一共有九人参加了考试,其中有四名中国人。考试结果是四名中国裁判中,得分最低者为88分;而另外五名外国裁判中,得分最高者为60分,且仅有一人。于是,4名中国裁判均被“美国裁判会”接收为正式会员。他们也成为中国第一批被国际组织认可的国际级裁判。这四名裁判分别是舒鸿、乐秀荣、吴邦伟、蒋湘青。
他得到篮球发明者的支持
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篮球项目第一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美国队和加拿大队最终进入决赛。为了避嫌,不得派出美国裁判。而欧洲开展篮球运动的时间不长,这样中国篮球队的助理教练舒鸿获得了担任主裁判的机会。
但美国队和加拿大队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由于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几乎都在预赛就被淘汰,他们更不相信一名中国裁判的能力了。此时,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出现令舒鸿得到了强大的支持。他就是篮球项目创始人奈·史密斯博士。
史密斯博士被邀请到德国观看篮球比赛,他坚定地说:“舒鸿是我的学生,我向你们保证,他是最合适的决赛裁判。”原来舒鸿在美国春田学院学习期间,当时正在春田学院担任体育老师的奈·史密斯博士组建了一支校篮球队。史密斯博士发现,与美国学生相比,虽然舒鸿个子矮小,但训练刻苦,打球很动脑子,是可造之材。在史密斯博士指点下,舒鸿不但篮球技术突飞猛进,各种各样的篮球规则也烂熟于胸,成为史密斯博士的得意门生。
他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
1936年8月14日上午,奥运会历史上第一场篮球决赛,由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国裁判宣布开始。比赛在露天球场举行,观众为3000人。为支持舒鸿,中国代表团所有成员赴现场观战。最终,美国队以19比8战胜加拿大队获得冠军。比赛结束后,史密斯博士走下看台与舒鸿拥抱。
第11届奥运会,是中国第一次派出一支庞大的代表团参赛,中国媒体对此格外关注,只可惜代表团的成绩始终不如人意,运动员除符宝卢以外,都是在预赛中就被淘汰。而舒鸿的表现成为中国人在那届奥运会上的最大亮点。
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天津的《大公报》等对这场比赛做了详细报道。《申报》的号外上刊登着“美加篮球决赛,我国舒鸿担任裁判。”随团记者冯有真描写了他在决赛的裁判情况,“裁判一职,由我国教练舒鸿担任,舒氏抵德后,经大会篮球委员会聘为裁判员,屡次执法,铁面无私,目光犀利,赏罚分明,极得好评。故决赛一幕,特聘舒氏充任裁判,极为荣誉。”
本报记者肖江张文魁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