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11岁的邢艳就穿着崭新的免费校服高高兴兴地离开家门,到离家不到1公里路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十二小学上学。这是一所漂亮的、设施齐全的公办小学。
老家在内蒙古乌海市农村的邢艳,去年随打工的父母来到东胜,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她原以为自己会辍学。
“我没想到不到1个星期就能在东胜继续上学。”邢艳说,班上有很多像她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里的同学和老师从不因为她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而歧视她,她在学校享受的是跟本地学生一样的免费义务教育。
4月21日,记者来到东胜区第十二小学,看到一群小学生正在铺着塑胶跑道的操场上体育课。记者离很远就能听见他们嬉戏的欢笑声。
距“十二小”不远处,正在紧张进行内装修的“十三校”即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与“十二小”不同的是,这完全是一所由民营企业捐资兴建后无偿交给政府使用的学校。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将有4所像“十三校”这样的中小学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陆续兴建的中小学还将有9所。它们都是由民营企业出资兴建后交给政府无偿使用。
“2007年、2008年,东胜区斥资20亿元用于教育,其中有10亿元资金来自民营企业家。”东胜区教育局局长高占胜说,企业出资新建的公办中小学都跟第十二小学一样,企业将按照一步到位的标准配置各种教学设施。
高占胜介绍,随着东胜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目前,东胜区享受义务教育的学生4.3万,而外来人口占到了一半。
1998年到2000年,东胜区增加了20多所民办学校,当时政府没有配套设施,民办学校大部分属于低水平办学,影响了东胜区整体的教育质量。2005年,东胜区政府贷款1.8亿元建了4所中小学,并且将民办学校全部转成公办,仍远远不能满足东胜人口的增长对教育的需求。
如果按照每所学校1000多名学生计算,将有1.3万多名学生从中受益。
记者注意到,出资兴建公办学校的民营企业接近90%是煤炭企业、房地产企业。
“企业的财富不仅仅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企业家应为社会服务。”在郭三祥看来,作为企业家除了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更重要的是要承担社会责任。
郭三祥是鄂尔多斯市玺建祥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该公司2004年才成立。2007年至2008年,该公司一共无偿出资1.3亿元用于兴建3所公办学校,现已建成1所幼儿园和小学,中学也已选好位置即将动工建设。
“企业是社会的公民。”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鼎说,“又不是从我们身上剜肉,我们挣的钱本来就是来自社会。”总资产高达70亿元的东方路桥集团每年拿出公司利润的5%进入公司基金会,用于各种公益事业。
他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东胜区政府部门的服务、扶持和在政策上的支持,企业反过来支持公益事业为政府排忧解难,这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鄂尔多斯市委常委、东胜区委书记王学丰说,政府服务企业,企业回报社会,形成了良性循环。
日前,在东胜区召开的企业暨企业家表彰大会上,东胜区区委、区政府公开承诺,将全面落实“服务企业家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定期沟通机制,杜绝政府职能部门吃、拿、卡、要的不良风气,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本报呼和浩特4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