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 > 新世纪周刊最新

教学评估:私立高校的生死符

  异化的教学评估

  ■本刊记者/吴伟

  教育部检查各高校的练功情况,“九阳神功”太难练受冷落,“葵花宝典”好练又顶用,但代价是要“阉割”诚信

  4月初,一些在网上流传的照片引发了激烈讨论。

照片上,广西师范大学六位校领导笑容可掬,众星拱月般分列在前往该校评估本科教学的专家组美女秘书左右。

  是什么让这些厅局级干部在一位科员面前如此谦卑与滑稽?答案是,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

  2003年,教育部首次启动五年一轮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到今年6月底,对列入首轮计划的592所本科高校的评估将全面结束。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评估是高校建设、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评估工作成效显著。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季平说:“评估对高教规模扩张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然而,对本科教学评估的质疑却随着评估工作临近尾声而愈渐激烈。在广西师大的“女秘书门”事件发生后,评估实际已翻越了高校的院墙,逐步演变为一个公共话题。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炮打司令部”,于2008年3月26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大学评估太多了》,列举了本科教学评估的四条罪状:评估太多太滥、教育评估体系方法单一、评估造假、分类指导单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说,民盟中央在向本届政协大会提交的《关于改进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提案》中指出:“评估结果不尽客观,有虚假现象。”

  连教育部自己也承认存在问题。副部长吴启迪在近日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表示:“评估方案对不同高校的分类发展指导性不够;评估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

  那么,此项为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全国性教学评估,到底怎样由良好的初衷演化为充斥形式主义与虚假造作的闹剧?

  理想国

  现代意义的大学并非最早起源于中国,开展高等教育评估也并不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国外教学评估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27年,黑麦斯首次推出了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的系列研究报告,详细论述了其有效性和可信性。随后几十年,大学生评估教学的几乎所有方面都被人研究过。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始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相继建立了5至7年不等的周期性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

  中国教育界那时起就试图与国际接轨。1985年,教育部就率先在数所高等工科院校进行了高校教学试点评估。随后,1990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1994年教育部对改革开放后建立的本科院校教学工作进行了合格评估,1996年对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进行教学工作优秀评估,1999年对介于前两者之间的高校教学工作进行随机评估。

  历经10年论证和实践积累,教育部决定确立正式的周期性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也就是目前正在运行中的“本科教学评估2003年版”。2004年8月,用以维持这项制度的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设立。

  在评估方案的设计环节上,教育部显然借鉴了美国的经验。在2005年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时任评估中心主任的刘凤泰,在回击一些高校对评估方案较少考虑到学校间差异的质疑时说:“美国的1000多所高校使用的是同一套评估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共有5项,每10年改动一次,而中国评估体系的一级指标有7项,外加一个办学特色,相比之下评估较全面。”刘说,这个体系5年内都不会改。

  不仅有美国之类的高教强国,一些高教发达的小国也进入了教育部的考察视野,经过筛选、论证后的评估经验被吸纳进了“2003版”。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当时设立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考虑因素主要有: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控制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免生均教育资源继续下降、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愚人国

  2008年4月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以中科大的“原生态迎评”猛烈抨击其他高校在教学评估中的弄虚作假现象:“评个‘差’以后,上级对你印象不好,影响校领导的官运;社会对你印象不好,影响你的招生;也影响你的经费来源。于是就找捷径,想把教育部要的这些指标都达到。本来这些指标是要在教学实际中提升达到的,但是很多学校发现这样做太困难。那么他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专家高兴,让专家给你打高分。这样,专家打高分,变得不一定意味着你本身教学好。越评到后来,有的学校越认为,我们不需要做得好,只要专家印象好给打高分就行。”

  “让专家高兴”由学校建设等技术问题逐渐转化为高规格接待、在评估指标环节弄虚作假等现象,“女秘书门”事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在教育评估这台封闭的“冰箱”里,一份腐败“食物”散发出的“糜烂气息”很容易、很快就将整个其他“食物”“串了味”。教育部网站上公布的一则公告显示,一些人曾冒用教育部的名号向高校推销“教育评估过关攻略”。但真正的经验往往是来自于先一步通过评估的高校对后评高校的口口相传,相关人员甚至直接到后评学校兼职指导。经验值的积累导致越往后,受评的高校应付检查,甚至造假的等级越高。

  评估专家组的本地构成及高校间相互交叉的利害关系也难以使其作出公正判断。四川某高校在接待专家组时,专家组组长握着该校校长的手说:“我们是来还情的。”后来该高校果然得了“优”。

  在实施评估的这一两年里,有70%以上的学校获得了“优”,有学校甚至拿到了19个考评大项的全部满分。

  教育部不得不修改了评估细节以避免例行的“造假运动”:不再抽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实验实习报告,只抽查学生近一年的试卷和最近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等材料,而非以前的三年。按此前的标准,高校教师得像中小学教师那样每节课写教案,这被广泛认为与高校的教学方式相违背。

  同样遭到修改的还有评估的分类指导标准。教育部在现行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针对医药类院校、体育艺术类院校和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的补充说明,同时延期对全国的独立学院展开本科教学评估,制定更适合这类学校的评估标准,用以化解原方案几乎不可避免引发的造假问题。

  现实国

  关于中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该如何改进的讨论自它形成以来一直进行着。

  目前争议的焦点之一是评估主体——教育部作为唯一评估方的角色是否合适?

  批评者认为,评估工作由教育部亲自来执行,而教育部又是管理资源分配的机构,对每个高校而言,利益关系太大,很难避免形式主义的现象产生。全国政协委员贾庆国说:“学校为了应付检查,必然会一致对外,甚至弄虚作假。”

  支持者说,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公办,教育部作为国家教育资金分配的主管单位当然有权主导类似的教学评估。

  根据《科学时报》刊载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高等院校期望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由“教育评估的专业学术研究组织”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来实施,两者分别占到所有调查结果的30%和21%,期望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评估”的比例接近20%,期望由“非盈利性的社会中介机构”和“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事业单位”进行评估的比例均在11%左右。

  或许,评估中心有关专家的建议预示着下一轮五年期评估可能的官方动向,这位专家提出高校评估要实现五个转变——机制上从具体工作转变为长期制度;主体上从政府评估转变为中介评估;目标上从学校被动达标转变为自主发展;内容上从评价教学转变为综合评价;手段上从专家进校转变为信息分析。

[上一页] [1] [2] [3]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