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爱心社2007年爱心万里行青海路团队总结
2007年7月2日,北京大学爱心社07暑期万里行中的青海路踏上了十七天的征程。十二年行万里,今年的四路依然怀着不变的信念分赴祖国南北大地,尽管在这其中我们只是普通的一批队员,然而这支队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常。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省海东地区辖县,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县位于省境东部、海东地区北部,东北与甘肃省毗连,县府驻威远镇, 距行署驻地70公里。
交流
相对于以中东部同学为主组成的实践队来说,无论是青海还是西部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高原反应、高原作物、高原气候……在西宁停留的两天半,一方面进行休整以尽快在相对低海拔地区适应高原气候,另一方面与这里的高中学生进行一些学习交流。在这短时间内,我们先后去了昆仑中学、铁三中、湟川二分校三所各具特点的学校——在这其中既有重点校也有普通高中,我们在交流中体会差异的同时也感觉到那一张张略显黝黑而又质朴的脸庞上面,有着相同的充满着炙热渴望、散发着无限热情的眼眸。在那一双双眼睛背后,我们读到了他们希望走出青海,看看大千世界的缤纷绚烂的心,我读到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以及身 处高三的门口,对高三和高考生活的种种迷茫、困惑与好奇。
交流的主题主要围绕高考学习经验、心理展开,孩子们的问题也相对集中:关于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主要是各科应该采取的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合理安排高三的时间;关于高三备考阶段的心态调整问题,如何保持较为平稳的心态,克服郁闷、浮躁等考前综合症的问题;关于大学生活以及专业选择方面的问题。时间短暂,我们每一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回答着他们的问题,然后带着几分意犹未尽和更多的不舍离开。万里行的第一课让大家感触颇深,队员海琳娜在她的交流总结中这 样写到:“这是我第一次与孩子们做如此近距离的交流,本来并没有抱着多大的期待,因为自己的力量实在太有限了,但是从接触到孩子们的一瞬一直到交流结束, 孩子们的热情感动了我,他们对学习、对生活的认真感动了我,让我真的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哪怕再微不足道、哪怕再渺小,都是一份力量。我只想让孩子们感受到有人在关心他们,有人在关注他们,有人会一直支持着他们,有人会为他们的成长而感动,有人会为他们的进步而骄傲。”的确,我们在收获感动的同时,也想尽可能的为他们多做一些,也正因如此,每一次交流后我们都及时写了总结,并集中反馈给学校,以待后效。
支教
我们支教的对象以互助县民族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为主,为期五天;后来同时开展了互助城南小学的支教,为期三天。
在民中的支教是我们的重点,在前期两名负责教务的同学非常尽心的收集了大家可开的课程并分以大类,力求在带给孩子更丰富新鲜的知识的同时贴近课本。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如文科方面学生的古诗文、历史掌故的积累要超于我们的想象,因此我们会相应调整。另一方面, 也听取学校的意见将一些课程的内容和安排略作调整,如将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这门课由小课形式变为整个初中部男生/女生和高中部男生/女生的大课,尽管我 认为这样的效果可能不如预期,但也认为在教学安排上我们不要过于坚持己见,毕竟我们抱着一种为当地学生服务的精神而去,能让更多的人听上课没有坏处,学校的老师们也自然比我们更了解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新鲜的课程获得了孩子们的欢迎,如素质拓展;北大历史和奥林匹克知识的讲解更是为孩子们展开了更广阔的天空。我们采取了轮流教学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让每个班的孩子都能听到不同队员讲的不同方向的课程,以达到尽量开阔他们视野的作用。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