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88年,柏杨女儿崔渝生在西安市实验小学就职(左一),柏杨在实验小学留下的笔墨 |
遗憾!毕生手稿与陕西失之交臂
柏杨先生的手稿现存中国现代文学馆,可为什么说柏杨先生手稿与陕西失之交臂呢?这里便牵扯到柏杨先生和陕西师范大学的一段不解情缘。
2004年秋,张香华女士的陕西之行得到陕西文化界的高度重视,在做客陕西师范大学时,受到师生的热情接待,并欲在陕师大图书馆成立柏杨研究中心。感动之余,张香华女士便与柏杨先生商定,愿将毕生所有手稿、文物、文献资料全部捐献给陕西师范大学,用以成立柏杨研究中心,张香华女士还专门与学校签订捐赠协议。
回台湾后,张香华协助柏杨先生整理了生前所有手稿、文献等,共1万余件。柏杨先生挚友陕西省政协宣传处处长石炎岭见证了这一过程,他昨日告诉记者,这份协议书还在他的手中。那这些珍贵的手稿和资料为什么后来会入驻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呢?
原来,2006年,柏杨先生已经将所有手稿资料整理完毕,装了近60箱,并从台湾发往西安。等这批珍贵资料发至基隆港口时,张香华女士得知陕西师范大学在办理接收手续时遇到问题,接收不了,于是,这50多箱资料在基隆港滞留多日后,返回台北。
石炎岭介绍,手稿和资料运抵台北后,张香华女士觉得很难办,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之下,便委托他联系了时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的周明先生,希望能将手稿转送给北京,周明先生几日后便专程到台北接收了这批珍贵手稿资料。
“当时陈水扁知道柏杨先生将手稿捐给大陆,很着急,专门到柏杨住处看望老先生,老先生担忧周明安全,赶紧打电话通知他下山,离开台北,以确保周明人身安全。”石炎岭说。“这是我们陕西的一大遗憾啊!”他说。
据了解,中国现代文学馆柏杨文库现珍藏柏杨夫妇捐赠文物文献资料11745件。其中有柏杨本人著作的各种版本491册、创作参考用书136册、各类杂志163册,以及《柏杨版资治通鉴》手稿的复制件40册、《中国历代帝王境遇录》、《中国历代皇后境遇录》、《中国人史纲》等柏杨狱中著作手稿34件、日记12本,柏杨书信2244件、作家友人致柏杨信271件、读者等致柏杨信7597件、写作资料作品剪报等484本、各种影音资料93件、照片4张、名家书法字画21幅、使用过的物品实物155件。
本报记者 狄蕊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