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二十八日抵香港,将逗留五天。随同“小鹰号”来港的包括至少四艘军舰及七千名士兵及工作人员。今次是“小鹰号”退役前最后一次访港。中新社发洪少葵 摄
中新网5月4日电香港《大公报》4日刊登署名余剑锋文章说,美国目前拥有三艘航空母舰“尼米兹号”、“小鹰号”及“林肯号”。美向世界显示军事实力,喜欢以航母作手段,当某区域需显示威慑力就会指派某艘航母驶往。同样道理,在航母的度假消费上也以泊靠港口来显示对该城市乃至该国的友好尺度。
基于这种被世界认作准绳的做法,令三艘航母的动向成为美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晴雨表,“尼米兹号”访港便顺理成章被认为是中美之间的解冻行为。
以下是该文摘要:
美国的航空母舰向来都被标上了“政治航母”的符号,香港回归后,不论哪艘航母访港,都会被视为美中关系亲疏与否的标识,因此,去年“小鹰号”被拒才引出了很多关于中美关系紧张的言论。美国《国际先驱导报》便指出,如果三大航母能够相继访港的话,那么,美国很明显向世界表示了美中已经进入合作多于对抗的蜜月期,套以目前的局势,则可以反映台海局势相对稳定。
在中美之间涉及以航母显示关系的主要是台海问题。台湾领导人的选举对于大陆来说,只是一个地区性的选举而已,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就是它的航母保持太平洋地区控制力的大问题。因此,因应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美国为了表示它的高度关注,经常以这种影响世界视线的“政治航母”手法来说明。去年“小鹰号”事件可以说主要原因就在于台湾政局正处微妙的大背景下。
“尼米兹号”在台湾选举的时候刻意驶向台海,美国的用意完全坦露无遗。有军事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中国会视“尼米兹号”的行为不友好,但是,当“尼米兹号”申请访港时,中国却没有表示反对,令它的访港行程十分顺利,这表示了中国在国际关系上已经越来显示出大度和豁达,也说明中国大陆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为一种地方性选举,地方性选举不应影响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这种新看法和新定位,令中国的国际地位又因此而被舆情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军事角度考虑,则体现了中国的军事自信增强,接纳方与航母都要面临被对方“看”得更清楚的风险,尽管如此,一个敢于接纳,一个敢于进入,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互动和默契。原本世界对于中国的军事评估总偏于负面一方,但这次“尼米兹号”访港,却明显扭转了评论的负面看法,认为中国在与世界接轨上走前了一大步。有评论更认为,以“尼米兹号”为契机,中美双方的军事合作或会进入一种新境界,使发展更为顺畅。
不过,在这种正面看法背后却有一种较为独特的观点,认为在“一个敢于接纳,一个敢于进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互动和默契”,暗示着中美不论军事还是政治层面的博弈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为什么这样说?其一,美国一直自视对太平洋地区有绝对的控制地位,因而需要在太平洋地区具有强势的控制力,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一直被视为既定策略,不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都会采取同样的措施。其二,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不能否认中国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占有更大地位,而太平洋地区正是中国面对的大舞台。因此,在中美关系上,中国采取开放自信的做法,等于对美国挑战,不认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有超越他国的霸权。
其实,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大家都知道不能忽略彼此的存在价值,美国尽管不断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诉求,但从近期这种声音已接近消失来看,已经见到人民币的升值力度越来越大,美国不能再以指责来破坏中美关系。中国则看到了美国在贸易顺差上的责难不再那么强烈,而且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输出物美价廉商品上,中国依然需要这种承载量以解决本身制造业的出路问题。因而出现目前两国关系的矛盾有不断减缓的迹象。
经济层面的降温当然不等于军事角力的减弱,尤其是台海军事比拼,明显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中国在处理中美之间的事务上已经有了娴熟的手法。
美国因为航空母舰经常进入香港而误认为即使香港回归,也不可能对其拒绝。因此,当去年“小鹰号”被拒进港之后,才意识到中国也会采取对抗的措施。从这个角度看,说明中国去年采取的行动,其实也包含着一种警告,让美国不要老是拿旧眼光看待中国。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