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终于迎来了通车的日子。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座世界大桥,可能会成为一座“方便”大桥。
据5月2日的东方卫视报道,自5月1日23时58分试运行通车一整天下来,由于大批观光车辆涌上大桥,加上不少车辆违规停车、慢速行驶,影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安全顺畅,安全指挥管理面临考验。
而有的驾车司机更是站在桥上方便起来(详见5月3日中国新闻网)。
杭州湾大桥本来是座方便人们通行的大桥,它使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缩短120余公里,在沪杭甬之间形成两小时“金三角”交通圈。同时,上海可跨越杭州湾直接抵达温台地区,苏、锡、常和甬、绍之间缩短到200多公里,从而提高了这些城市之间的“紧密度”。
这可以说给长三角经济圈各地的经济往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是件大好事。也正是因为它有这些便利的正面特征,它才诞生。但是,事实上,事物的特征往往具有两面性,有它正面的特征就必然有它负面的特性。杭州湾大桥给人们带来正面的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了展现另外一种“方便”的机会和可能。
比如有的车主在大桥上“方便”,而更多的负面“方便”是交通事故,因为一些车主想光顾美丽的杭州湾大桥风景,不顾大桥管理和规定,超低速行驶或违规停车等,以致形成追尾等各种大小交通安全隐患。这些现象的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国人的一种长期以来的心理问题。
鲁迅给我们指出了“窃书不是偷”的心理,在这种心理周围其实还有一系列,比如“拿单位东西不是贪”、“送不是贿赂”、“没人看见不要紧”等等心理,这些都在形成诸如在杭州湾大桥上方便起到了潜力作用。也导致了大贪必定从小贪贪起,大贿赂必定从小贿赂贿起的系列复制案件的发生。当然,杭州湾大桥上的方便事件,只是给我们展示了国人的这样一副心理:只要没有人看见,就没事。再说了,大海能够消化呢。
只不过,杭州湾大桥方便事件成了一个反应国人这种心理的焦点,集束区,因为在我们的城市中到处存在类似的不能方便却是成了方便的区域。当然,我们不妨又可以从另外一个积极的面来看待这个事情,即当人性(或心理)中一种负面的,不好的,薄弱的特征,被某件事集中反应出来后,会有更多人通过它来反观自己,从而形成一种从他人监督(媒体监督只是其中一种)到自我监督的良性循环,迫使国人中一些不好心理形成的习惯得到纠正。
就像国人在纽约骑牛事件被曝光一样,我想不会再有哪个国人会傻到再犯类似行为过错的。所以,我们不妨相信,在杭州湾大桥上方便的行为会及早得到纠偏,也让更多的有类似心理的人在由他人监督到自我监督的良性循环中逐渐减少。(肖隆平)
(来源:中国江西网)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