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编定岗 四川实名制遏制吃空饷
杜研 记者 向朝阳 实习生 曾艳
某机关一名职工辞职留学,单位“瞒报”其去向并继续领取财政经费达4年之久,这是曾发生在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的真实案例。
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实行定编定岗和实名制管理,建立财政供养关系,其具体管理程序表现为:机关事业单位增减人员、财政供养人员经费预算核拨,必须以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编制实名制登记为基础核发的相关通知单(卡)为依据。
记者从省编办了解到,从源头上遏制财政吃空饷的关键,在于构建部门间相互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具体而言,是在建立实名制管理的基础上,与人事、民政、审计、劳动保障等财政供养人员管理机关实现数据和人员信息共享,使编办能及时掌握该人员的动态信息,从而改变过去需由单位主动向人事部门通报人员动态,相关部门才能掌握该人员动态的被动状况。
2005年,四川省曾清理出机关事业单位中各类财政吃空饷人员37302人,为此每年减少财政支出640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