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为历史学家的马丁·艾伦引用英国国家档案馆的资料写作,众多引用资料与历史事实相悖。国家档案馆对相关资料展开调查后,3日正式承认,档案馆所存12份文档中出现人为嵌入的29份伪造文件。
导火索 一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温莎公爵写给希特勒的书信成为此次伪造文档事件导火索。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4日评论,这一事件严重影响到国家档案馆的声誉。
多年前,自诩为杰出历史学家的艾伦出版了名为《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在这本书中,艾伦引用了那封信,并坚称这是一封真实的手写书信。
这封以“亲爱的希特勒先生”开头、写于1939年11月的书信详细记录了温莎公爵如何向希特勒提供机密情报,告诉希特勒哪里是法国防守最为脆弱的阵地,结果导致法国6个星期沦陷,英国在二战初期节节败退。
不仅如此,信中还显示,虽然已在1936年逊位,但温莎公爵表示,如果英国被纳粹德国攻占,他愿意重拾王位。
这封信现被国家档案馆收藏。当人们对这封信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时,艾伦坚持说这封信是真品。他说,他已逝父亲从希特勒的军需部长艾伯特·施佩尔那里得到了这封信。
谎话连篇 继《鲜为人知的历史》之后,艾伦在2003年又出版了《希特勒和赫斯的诡计》。在这本书中,艾伦以国家档案馆所存资料证明自己的说法。他指出,1941年,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驾驶飞机到达苏格兰,意在阴谋推翻时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然而,这一说法显然与历史事实相悖。
2005年,艾伦又出版了《希姆莱的秘密战争》。在这本书中,他继续引用国家档案馆资料,声称1945年,丘吉尔为掩盖自己向希特勒的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提出和谈建议的举动,命令英国情报机构谋杀希姆莱。这一说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因为希姆莱被盟军俘获后服毒自杀是铁的事实。
国家档案馆经过调查发现,艾伦提到的信函上的签名明显是铅笔描摹后的重写,部分文件上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笔迹过于相似,而且许多外交使节的官衔和重要日期明显错误。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艾伦著书所引用的国家档案馆资料属伪造。
艾伦因涉嫌伪造档案,遭警方调查。但他对《星期日泰晤士报》辩解说:“我被别人陷害了,我是受害者。”
众说纷纭 国家档案馆高级官员路易斯·阿瑟顿就此事向警方作证时指出,艾伦依赖伪造资料出书,并且对真实资料进行严重的夸张与歪曲。
二战历史研究专家马克斯·黑斯廷斯说:“难以想象还有什么行为比伪造历史档案更恶劣。”
研究纳粹德国的历史学家约翰·福克斯建议国家档案馆对其他馆藏档案的准确性进行检查。
福克斯说:“这些伪造文件是如何进入国家档案馆的?国家档案馆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虽然不能把责任完全归咎于档案馆的安全部门,但是安全部门绝对有必要改进工作。”
国家档案馆相关人员3日表示,新的安全程序已经启用。《星期日泰晤士报》已拒绝连载艾伦的作品。(佟宏玲)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