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当天,有网友自发组织了“我给交警送瓶水”的爱心公益活动,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报道见报后却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谩骂和恶评。活动组织者表示,当初想到给交警送水,是觉得他们的工作特别辛苦,随着活动的发展,又将对象扩大到城管、交通协管员,以及环卫工人等所有正在工作着的人。
活动的最终目的只是想表达对所有劳动者的问候,没想到自己的好心却招来这么多指责,网络的压力让她实在受不了。
引起口诛笔伐的源头,在于一直以来都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城管”。很多在当天接受赠水的工作人员都表现得很感动,甚至眼含泪花。但是,更多作为旁观者的网友却丝毫不买这“温情一刻”的账———城管们劣迹斑斑,凭何受到如此礼遇?于是,错就在于送水的人,你给谁送水不好,非得送给这般“恶人”,所以送水者本身也成了“恶人”———这就是网络铸造的“非此即彼”的圈子文化,如果你不是朋友,可以,那你就是敌人。这种文化在现实中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咱们一块轰轰烈烈地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要么就沦落为共同被鞭笞的对象,稍微有一点理性的声音出现都如同大海中的浪花,迅速被愤怒淹没。“信息有如咖啡,只有热而浓烈才是好的。”这名言就出自网络媒体。而理性却是相对平静的,没有激情四射,所以注定它在网络没有市场。
隐匿,这是网络最大的优势,无疑也是其最大的弊端,这让我们在赞叹网络正义的同时,也常见识网络暴力的挫伤力。组织者表示,网上对活动恶评如潮,有些还是针对自己甚至家人的人身攻击。这被称之为“网络通缉”,在这样的行动中,网络在线群体承担起监管道德训诫的责任,匿名的网络拥护者聚到一起,调查他人并公布对“作奸犯科者”现实和虚拟的惩罚。互联网上的战争可以随处爆发,网民群体以道德优越感而非法律依据作依托,实施集体对个人的道德讨伐甚至现实攻击。那么,道德是什么?说到底,道德不过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而已。如同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在《道德箴言录》中所说的:“我们仅把和我们意见相同者看作有良知的人。”正如事件中的网友给城管送水,这是他们的选择与自由,与“道德败坏”何干?
跳出事件我们能看得更远。正是这种重道德而轻法律的网络环境使得网络群体暴力随时爆发。“有意识人格消失,无意识人格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他们变得不理性,野蛮。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描述的暴力行为在网络上以一种古怪的方式演变。无疑,通过网络发挥和引导民众智慧是一个实现民主的好办法,但在此之前,野蛮和非理性倒是更容易通过网络被释放出来,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加以警惕。(洪丹)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