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5月9日电(记者郎秋红、常亦殊)五月的东北正是农忙季节。5日中午时分,榆树市秀水镇大于村供销社院内,人头攒动,掌声、笑声不断,一场精彩的二人转演出吸引了上万人观看。
大于村是长春市“欢乐庄稼院”的示范点。
从去年年初开始,长春市发挥政府、民营文化企业和农民的力量,启动“打造欢乐庄稼院,先进文化百村行”活动,多元筹资打造农村文化大院,“送文化”同时“种文化”,让农村文化活了起来。
“文化下乡”搞活“乡下文化” “电视伴眼球,酒桌上炕头”。长期以来,在东北农村,电视、酒桌、麻将是乡亲们农闲时雷打不动的“老三样儿”。缺场地、缺队伍、缺活动等几大突出难题一直困扰着农村文化建设。“六个月种田,六个月干闲”,东北农民的文化生活如一潭死水,很难泛起微澜。
如今,长春农民雷打不动的“老三样儿”面临“下岗”的境地,“欢乐庄稼院”成了乡亲们的新去处。
2007年初,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厅、长春市委宣传部和长春市文化局共同举办了“打造欢乐庄稼院,先进文化百村行”系列活动。目标是:每年集中建立10个“欢乐庄稼院”示范点,走进100个乡镇,组织100场演出。通过一系列活动,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和服务功能,帮扶共建一批农村文化阵地,培养一批农村文艺骨干。从去年3月开始到去年底,长春市先后在周边县市建立10个“欢乐庄稼院”示范点,组织各种形式演出358场,放映数字电影1万多次。
密集的场次,高水平的演出,搅动农村文化一潭死水活了起来。
5月5日,是榆树市秀水镇大于村的农民一年之内第二次观看东北风艺术团的演出。与知名二人转演员们的近距离接触令村民十分兴奋。60多岁的张大爷站在人群里,乐得合不拢嘴。张大爷说,过去村里也来过一些戏班子,但是水平不高。自打村里有了活动场所,政府请来演出的都是明星,档次上来不少。“自打看了东北风的演出,我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张大爷模仿二人转演员的一句“说口”,把周围的农民全逗笑了。
据大于村党支部书记王福龙介绍,大于村下属的6个村民小组都设立了“欢乐庄稼院”。村里目前已投资近百万元,修缮、改建体育广场,购置秧歌演出服,配备电视机、书籍杂志、健身器材等。王福龙说:“拔河、扭秧歌、下棋、看演出、看电影……现在我们村天天有节目,也像城里人一样过上了文化生活。”
创新模式,多元共建 据了解,“打造欢乐庄稼院,先进文化百村行”活动不同于以往一般意义上的“送文化下乡”。这次活动创立了由党委牵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共建农村文化的新模式。
在活动中,不但建立起农民活动的固定场所,而且还对农民文化骨干进行培训,并举办不间断的文艺巡演,以带动农民自觉地、经常性地开展文化活动。
东北风文化传播公司是这次活动中的重要力量。东北风文化传播公司是一家民营文化企业,旗下的东北风艺术团是长春市著名的演艺团体,在长春市内设有多个二人转剧场。在城市的演出市场获得效益后,东北风文化传播公司决定参与农村公益文化建设。
公司董事长马普安说,二人转来源于农村,要发展也离不开农村。送戏下乡不仅能给农民带来欢乐,还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从而带动经济效益提高。“等我们演遍吉林的山山水水,东北风的名气就更大了。”在“打造欢乐庄稼院”的活动中,东北风文化传播公司投入近80万元,承担了近百场送戏下乡的演出任务,还为示范点送去了11台电视机和配套的影碟机、光盘、磁带等。马普安表示,东北风艺术团不仅要送戏下乡,今后还要为农村培养二人转人才。
“送”的目的是“种”,“打造欢乐庄稼院”还积极吸引农民参与。德惠市达家沟镇后窑屯“树和文化大院”原是村民王树和利用自家的三间房自办的文化大院,原来只是想“给大家伙儿整一个能活动活动、乐呵乐呵的地方”。去年年初,“树和文化大院”被列为“欢乐庄稼院”示范点。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文化大院建起了集吹、拉、弹、唱、玩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和软硬件设施齐备的图书阅览室。
王树和办文化的心气更盛了。他召集后窑屯的文艺骨干,还把周边村屯的文艺能人吸收进来,成立了一个表演队。这几天,他领着大伙排练了一台新节目,自创了三句半《赞社会主义新农村》、表演唱《十七大精神放光芒》,还有极具地方特色的二人转《小帽儿》等。20多个业余演员的表演,把全屯男女老少逗得开怀大笑。
让“欢乐庄稼院”成为永远的文化舞台 长春市创新农村文化发展模式,通过多元共建的形式,打造了一批农村文化阵地,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收到了群众欢迎、企业积极、政府满意、多方受益的效果。
农安县前岗乡党委书记谭洪启说,以前总说要把“三下乡”“常下乡”变为“住在乡”“留在乡”,可城里的演出团体在农村停留时间都不太长,“留在乡”是不可能的。这回有了“欢乐庄稼院”,在农村留下文化种子,慢慢地农民自己的演出队伍就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先进的文化就会在广袤农村开花结果。
据了解,下一步,“打造欢乐庄稼院,先进文化百村行”活动还将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尤其是民营资本以不同方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进一步实施“农村文化带头人培训工程”,通过定期、专题、专项培训,建设一支会组织、会策划、会经营的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支有特长、有能力的农民文艺骨干队伍,鼓励农民自娱自乐,让一个个“欢乐庄稼院”成为农村文化永远的大舞台。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