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虞程、特约通讯员谭雄鹰报道:4月底,桐柏山腹地,济南军区某装甲团四连坦克驾驶训练正在进行。一名士官转弯时总是碰杆,穿越障碍也是磕磕绊绊。训练间隙,他钻出坦克一脸轻松地坐在草地上有说有笑。这时,该团团长杨新军走上前突然问道:“你知道柴油多少钱1公升吗?”这一问,居然成为杨新军引导官兵增强训练效费比意识的“开场白”。
当时,这名士官犹豫了一下答道:“估计是5元左右吧!”“你刚才这个课目跑下来消耗多少油料?”团长杨新军再问。“大概20公升吧。”这名士官依然面不改色。
这时,不少官兵好奇地围了上来。杨新军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扳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刚才这个课目你跑了一趟就花费了100元钱油料费。我注意到,你今天训练了两次,就是200元。不算这些,坦克发动机工作350个摩托小时就必须大修一次,你刚才用了近1个摩托小时,技术要领依然没有掌握。那么,这1个摩托小时你就白白浪费了。”算到这里,团长杨新军环顾四周,提高了嗓音:“大家知道坦克训练一个摩托小时的费用吗?老式坦克一个摩托小时是700元,新型坦克一个摩托小时是6000元!”
顿时,战士们啧啧惊叹,小声议论起来:“平时训练还真没有算过这笔账,总感到一次不行就训练两次,今天没掌握明天再来一次……”杨新军趁热打铁,语重心长地对这名士官说:“刚才你训练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既没有总结教训,也没有及时请教训练骨干。如果全团官兵都像你这样不讲训练效益,一年下来该浪费多少油料?加上坦克发动机无效益的磨损,那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啊!所以,基于效果,平时训练我们一定要算成本,使每一滴油、每一分钟都发挥效益。”
随后,团长杨新军和其他训练骨干一起,帮助这名士官认真分析训练问题。当发动机的轰鸣声再次响起,战士们都聚精会神地投入训练,没人再打“马虎眼”。
第 1 2页
让训练成本意识植根心田 上世纪90年代初,编者随一艘老式驱逐舰出海,偶尔问及舰长出一次海折合多少训练费。那名舰长打了个比方:“这么说吧,相当于一个兵站在舰尾,以一秒钟一张的速度往海里扔5元一张的人民币!”当时,这名舰长的工资,每月只有200多元,因此他说:“我的工资,才够扔40秒。”
如今,大量新型装备加入战斗序列,各种大型演习络绎不绝,训练强度频度今非昔比,训练成本也水涨船高,“马达一响,黄金万两”,并非夸张。因此,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地认为“过紧日子的时代总算过去了”,也不能大大咧咧地说“驾驶员是汽油喂出来的,狙击手是子弹喂出来的”,还要想一想:每一脚油门、每一颗子弹是不是真正达到训练目的了?基于效果,让训练成本意识植根官兵心田,败家子的作风要不得!
第 1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