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灞桥,不由使人想起《鸿门宴》中“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这句话。霸上,亦作灞上。这演绎楚汉风云的灞桥,始终与皇权霸业,政治捭阖,军事纵横,文化繁衍息息相关,密切相连。
灞桥,因水得名,因桥出名。
灞河水,原名滋水,春秋时代称霸西戎的秦穆公,欲彰霸业,改滋水为灞水,并修了灞桥。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曾在秦汉桥之南,修建了“南桥”,后经过历代重修,长久保存下来。近代所见灞桥,原为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修建。桥全长为380米,宽7米,皆为石条砌成,边设石栏,桥下有72个孔,孔的大小不等,用圆石排垒,作为石柱,约408根。清董韫卿所著《度陇记》中描写说:“石柱林立,亘若长虹。”新中国成立后,于1957年,因旧桥年久损坏和变形,桥面凹凸不平且狭窄,交通不便,拆除后,建了水泥新桥。1978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灞河上已建有公路桥、铁路桥9座,可谓众桥架在灞河上。
“灞柳风雪”是“长安八景”之一。《西安府志》中说:“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可见昔日灞桥上多植柳树,每逢阳春季节,柳絮如雪,随风飘扬,所以有“灞柳风雪扑满面”,亦有“灞柳风雪”之说。唐朝的灞桥,位在东廓城外,这里设有驿站,人们多到桥头送别东去的亲友,成了一个离别伤怀的地方,所以唐诗中留有“年年伤别,灞柳风雪”等诗句。《开元遗事》中说:“灞陵有桥,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又称为"销魂桥"”。
古代的灞桥,一直居于交通要冲,军事要地。汉代设有“稽察亭”,检查往来行人,十分严格。“飞将军”李广削去官职后,有一次骑马带着随行人员夜里要过桥,却被喝醉酒的霸陵尉呵斥不让通过。李广的随从说:“这是从前的李将军。”霸陵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是从前的将军。”勒令李广夜宿在霸陵亭下,天明才过了桥。不久,匈奴入侵杀了辽西太守,汉武帝召见李广并封为右北平太守,领兵抗击匈奴,李广立即请求让霸陵尉与他一道前往,霸陵尉一到军中便被他斩了。
岁月沧桑,在这灞桥之上,不知演绎了多少兴衰成败的故事。秦穆公图霸业,秦始皇吞六国,刘邦、项羽楚汉之争,东汉、“三国”战乱,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慈禧偕同光绪皇帝躲避八国联军逃往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都从这灞桥上路过,东去轮回,世道变演。这闻名遐迩的灞桥,成就多少千秋伟业,又见证多少惨烈纷争,历史演义任人评说。
灞桥,有灞河,相临还有一条浐河。灞河发源于蓝田县,浐河发源于长安县。两条河在灞桥汇合后,流入渭河。有时称灞桥为浐灞,但多数称灞桥。在灞河与浐河之间为白鹿原,平均海拔600多米,东至蓝田县,南连秦岭山脉,西、北为关中平原。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初五圆寂,享年63岁,曾葬于长安城东浐河东岸的白鹿原上,高僧的骨血、慧灵曾在这白鹿原上遗留。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遗骨迁葬于长安城南约20公里的少陵原畔兴教寺内。白鹿原,又因陕西著名作家陈忠实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而名扬天下。
近年来,西安灞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西安纺织城为中心,积极以“打造西安绿肺、建设水乡灞桥”为主题,努力实现“一年上台阶、三年新跨越、五年呈巨变”的目标,为“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今日的西安生态开发区,正在创造明天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