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独家村” 37年没户口
曲靖宣威市来宾镇龙洞村委会一处被叫做抢马口子的深山里,独自居住着一户人家,他们不属于任何村委会。30多年来,徐安华一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凭借着落后的农耕方式在深山里开疆拓土,收种杂粮为生。
连日来,记者走进了这户远离村庄的农户得知,这户人家年岁最高的是87岁的徐安华,年龄最小的是他不足6岁孙女徐美娥。他们一家在这大山深处生活了37年,由于“天高皇帝远”,不受计划生育的约束,他的儿子徐其华生育了3男3女。这些孩子从来没有上过学,他们不仅不知道的生日,甚至说不清自己的祖国。
家住深山
属于三不管对象
今年3月的一天,宣威市公安局来宾派出所女民警赵静和同事一起,骑摩托车前往龙洞村委会色嘎村民小组公干。途经距来宾镇约20余公里的盘山公路垭口时,两人停车休息。赵静下车后站在高高的山梁上,举目四顾,只见距离约2公里的大山深处有一座山冈,那里有一所孤零零的房子。
谁会在这崇山峻岭中建盖房子呢?赵静回所后向宁德芳所长汇报了此事,所长立即通过电话向附近的龙洞和徐屯两个村委会打听大山深处那家人的情况。
“那个地方居住着一户徐姓人家。多年来,徐家属于三不管的对象,他们既不属于徐屯村委会,也不属于龙洞村委会。”村干部反馈回消息。
无巧不成书!一天,正当来宾派出所的宁德芳所长准备派人前往抢马口子找徐家调查了解情况时,派出所值班室里蹑手蹑脚地走进来了3位衣着破旧的人,他们中有一位青年男子名叫徐正军,曾在昆明某刑警大队当过协警员,另外两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中,年龄稍大的是徐正军的父亲徐其松,另一人是徐其松的堂弟徐其乖。
徐正军说,徐其乖家祖孙三代人从来就不知道自己属于那个村管辖,也没有向当地派出所申报过户口。最近,由于徐其乖家远嫁该市西泽乡的长女生孩子,在当地无法上户口,所以,他和父亲才专门带着徐其乖来派出所报户口,以便堂妹的小孩在西泽乡落户。
一家人
独居深山37年
徐正军走后不久,宁德芳迅速带领赵静等五位民警,到了徐其乖居住的这个被叫做抢马口子的“独家村”。
抢马口子坐落在被群山环抱的小山包上,山包上近七八百平方的凹地里,建盖有两幢门向相望的简陋瓦房。小山包的四周是几条通往附近几个村落的山路。据说,解放前这里是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过往的必经之路,也因此经常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强盗在这里抢劫,随后才有了“抢马口子”这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地名。
当身着制服的宁德芳等民警忽然出现在徐家人面前时,正在门口玩耍的几个小孩跑进屋里躲了起来,孩子们透过门缝,怯生生地打量着来人。民警们发现,这些小孩穿得破破烂烂,看样子衣服是大人穿过的,补过多次的衣服只能斜挎在他们瘦弱的身体上。
这几个小孩为徐其乖所生,他家的房子是用砖块和土坯搭建而成的瓦房。由于部分墙壁倒塌,用碗粗的木头斜撑着,楼上的墙壁甚至用被烟雾熏黑的破旧编织布勉强拉围着,因此即使坐在家里,也有风从四面吹进来。
“小朋友,你几岁啦?”“你们知道今年是哪一年吗?”当民警们反复询问孩子,试图从他们嘴里了解更多的情况时,得到的回答竟是“种苞谷的时候生的”和“住在抢马口子”之类的回答。
民警随后了解到,87岁高龄的徐安华老人几年前在山坡上摔了一跤,伤了头、胸等部位,之后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的老伴秦祝兰已76岁,因年老体衰,只能在家里做一些轻巧的活计;两位老人的儿子徐其乖,娶了附近海子村顾家的哑女孔粉珍为妻;徐其乖与孔粉珍婚后生有徐道兵、徐道平、徐菜连、徐道高、徐利娥和徐美娥3男3女。
徐其乖说,在徐安华很小的时候,他父母带着他在徐屯村委会小河边村民小组居住。由于祖上在抢马口子开垦了许多山地,父母便带着徐安华和哥哥徐顺华举家搬迁到抢马口子建房定居。徐安华和徐顺华两兄弟长大后,徐顺华留在抢马口子自立门户,而徐安华则到了倘塘镇的旧铺村上门。
新中国成立后,徐顺华与徐安华两兄弟同时被编入普仓村委会。上个世纪60年代初,徐顺华带着妻子和年仅6岁的儿子徐其松再次返回抢马口子重新建房定居,但是,他们家的户口一直在徐屯村委会小河边村民小组登记注册;而徐安华一直生活在普仓村委会。
到了1971年,徐安华因土地纠纷也举家搬回抢马口子,定居至今。由于徐安华没有像哥哥徐顺华一样在原来的村委会登记户口,因此,他们的户口也就随着他们1971年搬到抢马口子时神秘蒸发了。迄今为止,他们的户口在当地户籍部门消失了37年之久。
一家10口
3人身带残疾
如今,徐顺华虽然已经过世,但他的后代徐其松家依旧将住房建在与叔叔徐安华家相隔20米的同一块平地上。虽然两家人同住在一起,可徐安华及其后代却始终没有户口,从来不需要参加村委会开会,也不需要接受哪一级基层组织对其实施各种行政和法律事务方面的管理。无论他们的生活多么贫困,也无法享受到政府的救济。
过去的37年中,徐安华夫妇已在抢马口子繁衍了两代后人,他们除了要到新村和倘塘等农村集市上求医治病、购买日常用品及变卖土产外,几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徐安华一家10口人中就有3人身带残疾,年近九旬的徐安华老人无法开口说话,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其子徐其乖的妻子患有先天性聋哑病;其12岁的孙子徐道高患有先天性兔唇。
徐其乖说,他的6个孩子中,次子徐道平与附近村里的青年外出到内蒙古打工,去年年底,他把自己为别人弹棉花挣来的1000元钱寄回家中。前年,长女徐菜连嫁到宣威市西泽乡,由于他们家属于“黑户”,婆家至今也无法给她落上户口。
37年“黑户”
上月回到了村庄
徐其乖说,为了让外孙能在西泽乡落户,堂哥徐其松及其子徐正军陪同他到来宾派出所反映情况,该所的民警和当地党委政府先后好几次来到他们家了解情况。派出所民警第一次到来时就分别给了他家和徐其松家各200元钱;第二次来又分别给他们两家带来30只鸡,让他们喂养;第三次来是带来几本历书,为他们家所有人考证出生年月,最后免费为他们办理了户口本和门牌号。
徐其乖伸手指了指钉在他家门头上那个用金属片制成的蓝色方牌,上面写着“来宾镇海子村244号”的字样。随后,出示了刚从派出所得到那本填写有他们全家人户口资料的户口本。记者注意到,他们家的户口本签发日期为2008年4月17日。“政府家的人(派出所民警)个个都是好人,他们样样都替我们想到了!”徐其乖眼里含着感激的泪花说,了解他们家不通电和公路、孩子无条件念书、一家3人带残疾等情况后,当地党委政府还决定将他们迁往离来宾较近的龙洞村委会色嘎村民小组定居。为了解决他们家的实际问题,还将无条件为他们建盖房屋,调整土地等等。
“派出所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免费为他们一家落上户口,居民身份证正在办理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听说此事后,也积极为他们办了大量的实事……”刘燕副镇长介绍说,镇党委政府已决定把徐其松家列入“866”扶贫开发项目的对象户,先后通过由徐屯村委会出资和集体筹资的形式,为他家筹集扶持资金,徐其乖家的房屋将于6月15日建成。搬迁问题解决后,还要为他家解决几个孩子的就学、治病等问题。
本报记者
赵传灯/文 符光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