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汶川条件差部队寻着陆点 空投高度可能超6000米

昨日,四川汶川县映秀镇的受伤群众在等待救援 图/新华社
昨日,四川汶川县映秀镇的受伤群众在等待救援 图/新华社

  昨日,随着数千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陆续进入汶川县城,这个震中“孤岛”迎来了生命的曙光。

  汶川县一村民感叹:“终于把救星盼来了。”

  今日,有关方面将向汶川等地空投食品、水、奶等生活用品,向汶川县城空投手机设备。

  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灾民昨夜已用上了空投的食品、饮用水、帐篷,今日等待药品和饮用水等救援物资。

  最新消息

  空军寻找空投着陆点

  本报讯(记者黄蓓蕾)央视记者上午9时10分发回消息称,由于汶川空投条件很差,空军仍在寻找可能的着陆点。

  昨日,部队已经向汶川等灾情严重的地方投送一些食品、水、奶等必须的生活用品。

  据了解,今日,汶川天气很复杂,山区高度比较高,最低的空投高度也得4000米。而由于云比较多,不能面对面空投,只能进行云中、云上的空投,对飞行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今天空投的地点包括汶川雁门等地区。据悉,空投高度将更高,可能超过6000米。

  据新华社报道,今日,有关方面将向汶川县城空投手机设备,包括军用手机和联通CDMA手机,并将在当地建设小型基站。届时,汶川县城与外界进行手机联络将成为可能。

  据成都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消息,由3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成都军区医疗小分队于昨日下午乘直升机飞抵汶川县城,并已展开救援。

  飞抵汶川

  变电站扭成了麻花

  昨天上午,记者随成都军区一支应急通信小分队搭乘直升机,飞抵震中汶川县城。从飞机上往下看,有三个比较明显的感觉。

  一是道路毁坏的情况特别严重,恢复交通将非常艰难。公路两边的山特别高、特别陡,因为发生大面积的滑坡,很多路段被堵塞。小的山体滑坡把马路埋住了,大的滑坡把马路整段整段打到江心。有些山体因滑坡已看不到绿色。

  二是县城的大部分建筑结构较为完整,但震中映秀镇等七八个乡镇灾情十分严重。记者看到,这些乡镇的建筑物基本坍塌,几乎没有一座好楼。有一个变电站扭成了麻花,全部成了铁架子。有些楼彻底成了瓦砾。被废墟掩埋的群众可能非常多。

  三是各个方面的救援已全面展开。飞机降落以后,就有几十个村民围过来了。记者问,村里情况怎么样?一位村民说:“村里死了十几个人。”

  “终于把救星盼来了”

  飞机降落在城边的一个山岗上之后,几位军人迅速跳下飞机,开始搬运飞机上的救灾物资。

  数十位村民闻声赶来,但并没有抢上来搬东西,直到战士们挥手请他们上来,他们才围上来搬起了东西。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死了十几个人,目前特别缺吃的和水。

  “今天,终于把救星盼来了。”这位村民说。

  “我要把救援队员带进来”

  “可惜我们飞机能带的东西有限啊。”昨日驾驶直升机的大队长唐春和机长张金林说,两天来,他们天天起飞却因为天气原因落不下去,焦急万分。

  “今天既然能飞,咱就多干点活。”唐春说,回去的路上,还要去汶川县映秀镇抢救几个伤员出来,“那儿的灾情最重啊。”

  映秀镇到了,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片瓦砾。完整的建筑几乎不存在了。飞机在一个开阔地上降落,前面的学校大楼倒塌,完全毁了。

  一位消防部队中校跑过来,请求让他搭飞机到都江堰:“这儿特别缺药品,缺专业的救援队伍,我要去把我的队员带进来。”这位名叫李大军的中校说,自己前天晚上刚徒步走进来,知道路该如何走。

  前天晚上徒步进入映秀镇的,还有站在一旁指挥的阿坝州副州长李川。

  徒步开进

  灾民互问“到得了不”

  新华社记者跟随参加抢险的济南军区铁军800名官兵,昨日经过12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从都江堰沿213国道向汶川地震中心区域映秀镇挺进,全程50余公里。

  地震灾害使213国道严重受损,很多地方道路改变,进出的人们不得不在乱石堆中寻找道路。因此,“到得了不”成了人们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不管认识与否,大家都会不厌其烦地为别人指路。而当有人不小心走错路时,立即就会有一群人主动给他纠正。

  幸存者简易担架抬伤员

  一路上,记者遇到许多从映秀镇逃出来的人。路上遇到的幸存者说,由于断水断电已30多个小时,现在仍停留在映秀镇的人已不多了。大部分幸存者,正陆续赶往都江堰的紫坪铺。

  一路上,许多人用简易担架或滑竿抬着从废墟里抢救出来的受伤的亲人,有的伤员已奄奄一息。还有的居民,用独轮车推着自己年迈的父母……

  这些幸存者介绍说,目前映秀镇最缺的是药品和饮用水。

  他们赴震中找亲人

  与救援部队同一个方向的,还有许多从都江堰方向来的百姓和从外地赶回的民工——他们赶往灾区,是希望能找到里面亲人的下落。

  途中,两位与记者一起前行的都江堰市民,听说映秀镇通往汶川县城的道路已完全中断,不得不含泪返回。他们把亲人的姓名、电话交给了记者,希望记者能帮他们找到亲人的下落。

  退伍兵自愿参加救灾

  行进途中,记者多次见到一位身穿老式武警军装的战士在帮助过往军民搬运物资。

  他告诉记者,他叫余致凯,1998年从武警河北消防总队退伍,现在重庆市工作。

  据介绍,汶川地震发生时,他在德阳的老家房屋倒塌,但没有亲人伤亡,听说映秀受灾严重,便自发从重庆赶来救灾。

  ■记者手记

  一次超越生死的“远征”

  50余公里、12个小时,在平时看来,这或许可能是一次轻松的旅程,但昨日从都江堰赶赴映秀镇的行程,却仿佛是经历了一次超越生死的“远征”。

  下面是滔滔奔涌的岷江水,上面是摇摇欲坠的峭壁石,脚下是泥泞的砂石和雨水冲刷下来的淤泥……

  “轰隆隆”的声音不时从或远或近的地方传来,因地震而松动了的岩石轰然滚下,留下串串炸药爆炸般的白烟。12个小时的路程中,挺进的队伍遭遇了10多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五六次余震。

  许多人的鞋,在快速通过中被沾在了淤泥中,顾不上捡起又快速向前奔跑。

  当距离映秀镇只有2公里时,所有人认为可以松口气了。突然,一座断裂的大桥出现在眼前——三四十米高的桥墩上,上百吨重的桥面只有一角钩在上面,仿佛只要轻轻地吹一口气就会掉下来。官兵们只能从下面快速通过。

  就在这时,地面颤抖起来,又来余震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还好,桥面只是晃了晃。不远处,山上松动的石块滚滚而下。

  抵达映秀镇,官兵们放下背囊,顾不上休息,又开始查看灾情、准备救援……

  映秀之夜

  灾民露天躺在潮湿被褥上

  记者昨晚进入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看到,灾民已吃上成都军区昨天下午空投的食品和饮用水,用上了空投的帐篷。由于电力中断,整个小镇没有灯光,一片漆黑,小镇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昨日刚刚抵达的济南军区800名官兵和成都军区1000名官兵,以及武警部队2000名官兵正在空旷地带安排宿营。由于缺少大型机械和灯光,夜晚救援工作无法展开,这里的灾民情绪稳定,大多数住进了帐篷,等待进一步救援。目前缺少的仍然是药品和饮用水。

  在一个空旷的广场上,数十名被营救出的灾民露天躺在简单、潮湿的被褥上,等待今日直升机的救援。

(责任编辑:黄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